零碳浪潮,社創組織的迎擊與晉級

2022-07-21
{{ (language == 'en' ? 'Goverment' : '政府部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X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2492
{{ (language == 'en' ? 'Climate Action' : '氣候對策')}} {{ (language == 'en' ? 'Partnerships to achieve the Goal' : '夥伴關係')}}
零碳浪潮,社創組織的迎擊與晉級

圖1.本處、國泰世華銀行與社創組織代表共同合影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呼應國際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並加速驅動我國企業創新及綠色轉型能量,於本(111)年規劃「2022 社會創新Better 2 gether」社創搭橋媒合會系列活動,以1+1>2「一起,更好」的行動策略,促進淨零排放相關議題之社會創新組織與產業先進交流合作。並於 6月9日以「零碳浪潮,企業的迎擊與晉級」為主題,邀請淨零碳排議題引領者-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與4家以環保、減碳、永續為營運訴求之社會創新組織,探求中小企業發展淨零排放願景藍圖之方向與實踐方法,也期望從企業淨零轉型之路中,挖掘社會創新之市場潛力。                                           

零碳浪潮,社創組織扮演行動尖兵
  我國政府於3月30日公布「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圖」,並將於年底訂出2030年減碳目標。相較於大企業,中小企業減碳行動常因技術、成本、資源受限,或因為認知不足,難以體認到淨零轉型對企業可帶來之實質效益,因而望之卻步。
  然而社會創新組織以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解決環境社會問題作為訴求及商業模式,淨零排放趨勢與其朝向永續經營方向與目標相輔相成,因此對於淨零轉型需求多能認同且具行動力。例如本次4家社創業者在再生能源、製程改善、循環經濟等面向各有著力,包含:
(1)致力在實踐公民參與綠能行動的千日綠能(股)公司
(2)運用綠色材質進行產品設計、製造到回收再製等整合服務的寀呈(股)公司
(3)打造智慧化物資整合服務平台以減少物資捐錯或過剩的艾谷思享創(股)公司
(4)提供24小時垃圾、廚餘、資源回收智慧系統服務的晧揚環境科技(股)公司

從典範經驗中看見產業轉型能量
  國泰世華銀行以經營綠色金融領導品牌為願景,在2015年成為臺灣首家赤道銀行,簽署國際環境融資自律規範─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EP);2018年也宣布成為臺灣第一家自行遵循聯合國「責任銀行原則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PRB)」銀行,善盡金融業的永續治理及企業社會責任。如葉展皓副總提到,一家企業的減碳效益看起來很渺小,而金融機構本身有很多金融服務可跟企業客戶結合,並因應客戶需求研發各式綠色創新服務,進而影響眾人參與,加速我國永續發展進程。

  談及中小企業推動淨零轉型,張發祥風控長分享包含從溫室氣體盤查到擬定減量時程與程度,皆須投入一定資本,因此將淨零碳排策略整合在企業的所有營運流程中更顯重要,以向利害關係人溝通實踐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目標之同時,也能兼顧EPS(Earnings Per Share)之獲利能力與績效展現。花祺雅協理則勉勵社會創新業者,企業在淨零旅途中可能遇上很多困難,但是透過心法,則可將挑戰轉換為目標,重新想像自身商業模式如何持續經營發展。此外,在越來越多大型企業皆響應永續理念並提出淨零碳排承諾下,社會創新業者應積極挖掘自身經營彈性與可回應市場需求的創新特性,及在整體產業價值鏈中可扮演與貢獻價值之處,與供應商夥伴同行共好,以因應外在環境及市場的不斷變化。

圖2.國泰世華銀行張發祥風控長、葉展皓副總及花祺雅協理與會交流
圖2.國泰世華銀行張發祥風控長、葉展皓副總及花祺雅協理與會交流

迎擊淨零之旅中的各式挑戰
  中小企業處胡貝蒂副處長說到:「經濟部網站上已建置碳估算工具,協助中小企業掌握自身碳排放情形,並進一步推進淨零轉型。」因每家企業存有不同的業種樣態與市場特性,因此在企業淨零轉型上沒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故本次媒合會透過4家社會創新代表業者向減碳模範-國泰世華銀行請益其對於淨零轉型的需求與建言,並在國泰世華銀行的回應中,挖掘中小企業可參考的學習及行動點,甚至帶動社創業者彼此攜手共進淨零願景的合作機會形成。

  4家社創業者提問包含:千日綠能王政宏總經理以金融機構是否有針對中小企業投入再生能源事業,提供淨零轉型上的支持措施;寀呈李佳燕董事長提及當歐盟於未來執行碳邊境調整機制下,我國金融體系是否有規劃提升企業減碳誘因的綠色基金;艾谷思享創陳家銓執行長與晧揚環境科技劉涵宇副總則詢問在ESG、淨零排放之永續議題備受關注下,自身循環經濟服務如何強化市場端的支持與合作,以及增進服務與減碳議題上的扣合與論述。

  國泰世華銀行提供相關建議,金融機構在淨零排放趨勢上,針對綠色及永續發展產業規劃的資金協助措施將逐年增加,而中小企業發展減碳事業應彰顯被金融機構認識與信賴之價值(如負責人理念、獲利模式、核心技術、市場驗證與未來計畫等),可在產品服務技術、研發上不斷強化,將訴求不僅止於減碳,更提升到企業永續營運的整體思維。此外,企業推展淨零轉型須與利害關係人建立信任關係,將永續資訊以可被衡量與被追蹤、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等方式揭露,加強外界認同與合作意願。而為強化產品服務與減碳議題之關聯性,企業除了可精進相關產品服務在最佳效率下運行,節省不必要的能耗,更可使用再生能源,讓碳排大幅降低。

  本活動也邀請到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楊坤修理事長分享,他說到「中小企業若能提早面對淨零轉型課題並且快速行動,即是打造未來的競爭力。而變革須從企業內部開始,逐步對淨零排放進行認識、意識到決策與行動,並且培育永續人才,與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一家企業的永續運營也將對外產生更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而中小企業處在響應淨零與永續議題下,也將持續透過搭橋媒合會等管道平台,串連產官學研等單位及資源,加速社會創新組織商業模式精進與市場開拓。

本活動主題影片請點此

{{ language == 'en' ? 'more cases' : '你可能會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