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新訊
:::
創業新訊
瀏覽新創圓夢網上的最新訊息報導,包括創業政策、相關新聞與活動報導等。
創業新訊

觀點新創公司募資五部曲:從零到IPO

發佈日期:2024.07.05
創業觀點-新創公司募資五部曲:從零到IPO主要照片

你可能聽過很多新創公司成功募資的故事,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順利募資呢?這裡有我觀察到的新創公司募資的五個階段,希望能幫助那些從未募資過的人了解這個過程!

第一部曲:起步階段
一開始,你可以用自己的一點積蓄,或從朋友、家人那裡獲得支持,這些人我們叫做3F(Friends, Family, and Fools)。用這筆錢把產品做出來,並獲得一些初步的市場反應(early traction)。在這個階段,記得不要燒太多錢,也不要在沒有產品或客戶的情況下到處募資,這樣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第二部曲:早期投資人
接下來,你需要找到願意投資早期項目的個人投資人或投資機構。這些投資人會願意聽你講述你的故事和願景,估值可能沒有明確的依據,通常是雙方討論出的結果。這輪資金最好能夠支撐到你達到損益平衡點(Break-even),如果不能達到,你可能會不斷地回到這個階段尋求更多資金。

第三部曲:成長期
這個時候,你的公司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開始有經濟規模,但可能還算不出具體的市盈率(P/E ratio)。你會遇到一些成長型的投資人,他們會根據類似公司的情況給出合理的估值,但大多數投資人仍然會覺得你的估值偏高。

第四部曲:準備公開發行
在這一階段,你要開始準備公開發行或上興櫃(pre-IPO)。這一輪的資金通常會比較多,可以視為B輪募資。公司應該保持隨時有能力公開發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募資策略。在你的簡報中,不要寫預計五年內IPO,這樣顯得更專業和務實。

第五部曲:IPO
最後一步是IPO(首次公開募股),這可以視為C輪募資。這一輪你會拿到一大筆資金,這是你未來開拓新市場的基礎。定價合理非常重要,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是在上市後才真正加速成長的,所以IPO其實是真正的起點。

每個階段都有最適合的投資人,他們的期待和要求會有所不同。損益平衡點可能不是快速成長中的新創公司最重要的指標,但它在募資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代表你沒有短期的資金壓力,讓你有更多時間選擇更好的投資條件或更適合的投資人。

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助你在募資的路上走得更順利!
 

觀點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文作者:AVA創辦人兼執行長 方俊傑

並經業安科技創辦人黃建堯協助潤飾,授權轉載自方俊傑執行長臉書專頁

※本文如需轉載,需取得作者同意。

關於 AVA Angels 介紹

AVA Angels旗下「安發元天使資本」早期創業投資基金,補足臺灣早期資金不足的缺口,全力加速打造全新的早期投資模式。此檔基金將深耕於具戰略性與關鍵性的議題,例如數位轉型、Web3及ESG等,持續發現擁有長期價值的早期投資項⽬,賦能極具未來潛⼒的新創團隊,以臺灣為支點,與團隊⼀同把握經濟全球化的大勢,建構闖進世界戰場的策略。

近幾年,在產業快速迭代的環境下,投資產業也必須因應⽽做快速的演進。天使投資⼈擁有豐富的創業及產業經驗,而創投基金在投資的流程及管理有完善的機制,2020年成⽴的天使組織AVA Angels,則是結合“天使投資”與“創投基金”的優勢,創造全新的投資模式。AVA創辦⼈JJ說明「我們深信,在投資能量上,若能與富有產業經驗的創業家及各領域有管理及運營經驗的專家共同投資,將能傳遞更多價值給被投資的團隊。」

AVA成立首檔天使基金後將擴大與臺灣的新創生態系合作,協助育成單位及新創加速器更有效的賦能新創團隊,並與海內外的成長型創投基金合作,以加速投資團隊的成長,讓臺灣未來可以成為全球關鍵性⻆色。AVA也將持續邀請有志成為天使投資⼈的夥伴加入。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新創赴美路徑:策略、資源、風險︱Talent Meet 交流會觀點
觀點新創赴美路徑:策略、資源、風險︱Talent Meet 交流會觀點
一、掌握紐約與西雅圖契機,謹慎布局美國新創市場紐約州目標於 2035 年前成為全球高科技與製造業樞紐,正積極吸引半導體、AI 等新興產業。然而,美國創業資金規模遠高於台灣,投資人重... ......繼續閱讀
2025.07.30
半導體產業現況
觀點半導體產業現況
生成式 AI 需求推動全球半導體市場再造高峰全球半導體市場在 2023 年面臨COVID-19後疫情的終端產品市場以及庫存調節等窘境而出現衰退,所幸在 2024 年逐漸擺... ......繼續閱讀
2025.08.08
高齡科技發展與產業趨勢
觀點高齡科技發展與產業趨勢
根據聯合國統計,2024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8億人,其中日本與德國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臺灣自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並於2018年正式成為「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推估,今年(2025年... ......繼續閱讀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