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AI 工具知多少?創業家的行銷第一步

在創業的路上,正被「找不到客人」的現實擊碎嗎?本次活動中,王如沛顧問以多年輔導經驗與真實數據,揭開創業者最常面對的殘酷現實——多數企業倒在「找不到客人」這一關。真正的挑戰不只是產品創意,而是如何讓「生意跑起來」。
創業路上的基礎生存公式
很多新創企業往往難以撐過創業初期,真正能穩定走下去的只有少數。這場生存遊戲的關鍵,並非僅在於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而是更為現實的商業運作。初創企業面臨的最大、最常見的痛點就是「找不到客人」。無論是剛開始摸索階段的新手,或是已經營幾個月的品牌,都必須回歸到最基礎的商業邏輯:
營業額 =人流量 x轉單率x客單價
這條公式提醒所有創業者,你的產品再好,如果沒有足夠的曝光(人流),沒有吸引客戶下單的能力(轉單率),以及合理的利潤結構(客單價),都難以持續。假設一個月期望營收 20 萬元,客單價 2,000 元,且轉單率僅有 1% 的電商,就必須想辦法在一個月內帶來1 萬名準確且有效的潛在客戶。這龐大的數字壓力,凸顯了行銷策略必須從一開始就多元且精準。
讓人流進來:行銷管道的多元策略
行銷不只是投廣告。它是一場「讓對的人看到你」的工程。創業者根據自身產品與目標客群的特性,進行多元化布局:
- ●數位行銷: 包含廣告投放、社群經營(FB, IG, Threads, YouTube, TikTok)、搜尋行銷(SEO)。
- ●實體通路與曝光: 優秀的店面選址本身就是一種行銷(如知名品牌選址策略),參與產業相關的展覽、舉辦研討會或發表會。
- ●主動與合作: 主動陌生開發、與外送/電商平台合作、尋找能互補的夥伴進行異業結盟。
社群新舞台:從演算法找到受眾
在社群經營方面,許多創業者面臨「不知道要經營哪一個」或「發文頻率難以維持」的困境。他分析了當前 Meta 體系的特色:
- ●Facebook:雖然年輕使用者發文少,但仍是吸收資訊、查看新聞的重要管道,擁有最大的使用者基數。
- ●Instagram:視覺導向,適合展示風格、美照,使用者相對年輕。
- ●Threads:目前演算法最強勢。只要內容調性明確,平臺會迅速將貼文推送到有相同興趣的使用者眼前,非常適合初創品牌快速找到一群對特定主題高度興趣的鐵粉。
重點不是「哪個平台最好」,而是「哪裡最適合你」。
選一個能持續產出的地方,養出品牌的節奏與調性,遠比到處發文更有效。
AI 工具的價值:標準化、效率化與決策輔助
在創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AI 的真正價值,在於幫助團隊取代那些重複、標準化的工作,讓創業者能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產品核心與客戶關係。
AI 的應用不只是「省時」,更是一種讓經營思維升級的方式,可大致分為三個方向:
- ●內容生成:用 AI 草擬貼文、廣告、SEO文章,節省初稿時間。
- ●數據分析:匯入銷售數據、顧客回饋,讓 AI 協助洞察趨勢。
- ●客戶服務:AI 聊天機器人可24小時即時回覆,提升顧客體驗。
在工具選擇上,實用的組合有兩款:
- ●ChatGPT (付費版):具備專案與助理功能,適合標準化內容產出。
- ●Google NotebookLM:可上傳私有資料建立專屬知識庫,免費且能降低AI「幻覺」問題,特別適合分析訪談稿與內部SOP。
如何對 AI 下達有效指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 的輸出品質取決於輸入的指令。
一個清晰的結構能讓 AI 準確理解需求,建議採用這個「四欄位提示詞」框架:
你是一位【角色】,請用【語氣】完成【任務】,並用【輸出格式】回應
AI 能放大效率,卻放不大熱情。真正能讓品牌走得遠的,仍是那份想解決問題、想創造價值的初心。
創業者要學的,不只是AI工具的操作,更是如何在科技洪流中保有自己的節奏與靈魂。
本文節錄2025 年 10 月 13 日舉辦的「AI 工具知多少?創業家的行銷第一步」活動,由新創圓夢網創業顧問-王如沛顧問主講,協助創業者運用AI工具,強化行銷策略,打造更有競爭力的品牌。
想掌握更多創業趨勢與實戰技巧?
立即關注活動資訊,也歡迎透過LINE客服聯繫或訂閱電子報,讓新創圓夢網陪伴您走過創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延伸閱讀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