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 ? 'Flow, Inc.' : '若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本關鍵字採用 LDA 主題模型分析,並由 AI 演算統計歸納,僅供參考。(資料時間:2025/08/27)

聯絡電話:02 -77007811#1677
單位對外聯絡人:潘昱豪
電子信箱:service@flow.tw
公司地址:100 臺北市 中正區 羅斯福路二段2號6樓
英文名稱:Flow, Inc.
組織總類:營利
組織類型:公司
行業別: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中類行業別:建築、工程服務及技術檢測、分析服務業
負責人:陳潔如
員工人數:78
成立時間:2007-06-12
統一編號:28684763
資本額:643000000
登記年度:2018
財務資訊:營利事業
盈餘預計投入社會使命:100%
接受政府補助占全年總營收:0%

商品服務

課程活動
BIM 專業技術服務/ 身障就業
建議售價:需依據專案類型 元
課程活動
全方位 AI 數據處理服務 / 居家身障就業
建議售價:需依據專案類型 元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Tech for Good 翻轉身障就業的新創力量】

2007 年【台灣第一家社企育成顧問】:由「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Steve)創辦,為台灣第一個社會企業領域的育成顧問團隊。透過社企育成,我們發現社企缺乏商業模式,難以永續並深入解決社會議題。

2009 年【邁向轉型為兼顧獲利和助人的社企】:為了找出社企的永續之道,我們開始深入探討社會議題,發現「就業」對身心障礙者,是一個蛻變的契機。

2013 年【成立全球第一家社企型 BIM 技術服務團隊】:若水正式轉型為以科技及創新為根基的 B2B 企業,透過整合身障人力,為 BIM 產業鏈提供高品質和高效率的建築模型、雲端內容等創建服務,培力涵蓋超過 80% 障別類型的身障者成為專業的 3D 建模工程師,成功建立兼顧商業競爭及身障就業的模式。

2018 年【創立台灣第一家 AI 數據處理策略服務】:因應 AI 蓬勃發展,產業不僅需要高品質的 AI 標註數據,企業同時面臨無法獨自應付巨量資料處理。若水看到上述 AI 產業化的專業分工需求,同時發現全台 14 萬無法外出就業的居家身障者,進而開創兼顧 AI 產業發展及身障就業的 AI 數據處理服務,致力成為企業的 AI 數據處理策略夥伴,並同步為身障者翻轉人生!

2019年【東京成立子公司】:跨海提供BIM 及AI數據服務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作為一個以身障就業為核心目標的社會企業,我們期許自己在雲端產業發展趨勢中,開創可行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s),發展適合身障者的工作流程、建立教育訓練及評估系統、研發科技輔具。並透過營運管理及支持系統,讓每個人可以發揮潛能,提高團隊的競爭力,進而創造市場獲利,永續支持身障者就業的公益價值。

若水營運模式主要來自於兩大事業體 BIM 事業部及AI 數據服務事業部。對於BIM團隊來說,是協助出得了門的身障者,對於AI數據團隊來說,則是協助出不了門的身障者。

【 BIM 事業部】
若水著眼於 BIM 應用的發展趨勢和潛力,開始致力於BIM技術應用及產業價值鏈中,發掘兼具市場需求以及適合身障工作的商業經營模式。我們發現 BIM 模型的建置為 BIM 所有技術應用的重要基石,且營建產業對於BIM建模技術服務存在委外的需求;再者,模型的建置作業,可望透過有效的營運規畫和管理,將工作進行分析和再造,並轉化為標準作業流程(SOP)。如此一來,原屬專業工作屬性的BIM建模技術服務,將有機會可翻轉成適合身障者的工作型態。

【AI 數據服務事業部】
若水提供全方位 AI 數據處理服務,配建智慧標註平台及多元標註工具,對應各類 AI 應用情境。若水 AI 數據標註師皆受過專業訓練,能快速提供大量、高品質的標註數據。完善的品管系統及回饋機制,針對有問題的數據或標註原則,及時給予反饋建議,協助 AI 模型精準學習。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若水國際創辦人:張明正先生
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女士
若水是一家兼顧獲利和助人的社會企業,致力於雲端產業、AI人工智慧、BIM領域中開創新的商機,運用商業的力量,在創造利潤的同時,也創造社會影響力。

若水的營收來源主要是我們的兩大事業體,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團隊以及專門做AI標註的居家工作團隊,公司的業務穩定且持續成長中。

【 BIM 事業部】:以 BIM 產業鏈提供高品質和高效率的建築模型、雲端內容等創建服務來說,我們的成功案例包括:土城長庚醫院、新光南港軟體園區大樓、中華電信雲端機房甚至到橋梁、社會住宅等案例。

【AI 數據服務事業部】:因應 AI 蓬勃發展,產業不僅需要高品質的 AI 標註數據,企業同時面臨無法獨自應付巨量資料處理。若水看到上述 AI 產業化的專業分工需求,找出市場的破口。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ASUS、TREND MICRO、NVIDIA、雅婷、工研院等...

累積至2023年成果計算:
若水員工教育訓練總支出 1,168萬
若水員工教育訓練總時數 66,689小時
若水員工教育訓練總人次 8,330人次
若水員工中身心障礙者比例 42%
若水協助身障員工在工作環境中基本身心理上照護支出 1,746萬
若水為提升身障員工生產效率,投入科技工具的開發總時數 29,126小時

2024年,獲選 AIM2Flourish 2024 Flourish Prizes 的 SDGs 10 減少不平等的獎項。
2024年獲獎名單企業與NPO:https://aim2flourish.com/2024-flourish-prizes
2024年若水獲獎的介紹頁面:https://aim2flourish.com/innovations/tech-jobs-for-the-disabled-is-a-mission-possible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若水自2009年起便將「解決身障就業」作為組織發展的核心目標。我們看見在台灣身障就業議題即便在政府及公益團體努力下,身心障礙者的勞參率仍偏低,且在求職過程中更面臨約聘比例高及就業等待時間長的困境。

若水相信,每個「人」都有他的潛能與獨一無二的價值,更有接受優質教育及獲得就業機會的平等權利。我們秉持「Tech for Good」的理念,運用科技和商業的力量為好事創新,讓身障族群在成為數位工作者的同時逐步邁向經濟獨立和提升自我價值。

聯合國在2015年發布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中「SDG 4教育品質」、「SDG 8就業與經濟成長」,以及「SDG 10減少不平等」與若水多年來在社會創新上的實踐不謀而合,我們也期盼有更多企業和社會創新者在迎上SDGs浪潮的同時,開始關注身障就業,一起打造兼顧商業獲利和公益價值的永續企業。

【SDG4 優質教育】
(1)成立自媒平台,分享數位社會創新經驗
(2)推動實習生計畫,培育學子實踐社會創新
(3)提供身障者遠距學習AI數據標註的機會
(4)結合政府與業界資源,為身障者開辦訓用合一的免費BIM職訓班

【SDG8 就業與經濟成長】
(1)結合科技發展趨勢,打造身障科技職種
(2)建立遠距工作模式,提供身障居家工作機會
(3)活化身障人力資源,增進數位經濟發展

【SDG10 減少不平等】
(1)型塑企業文化,建立多元共融的團隊
(2)強化軟硬體設施,打造無礙友善的職場
(3)研發職場科技工具,降低身障工作限制

{{(language == 'en' ? 'More' : '更多內容')}}
{{(language == 'en' ? 'Share Cases' : '文章履歷' )}}
{{(language == 'en' ? 'Activity resume' : '活動履歷' )}}
{{(language == 'en' ? 'Browse the proposal' : '提案履歷' )}}
{{(language == 'en' ? 'Results Window' : '成果櫥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