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 ? 'I_ko_shijimi' : '海寶珍品工作坊(壹顆蜆)')}}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大學畢業後返回家鄉彰化芳苑,才發現極端氣候、暴雨、久旱等問題已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暴雨使文蛤暴斃死亡,久旱讓天氣異常炎熱,魚塭含氧量低,水中生物不易生長,這些都導致漁民全年辛勞卻落得無收下場,往昔豐收時的笑容已逐漸消失。
於是大學主修行銷流通與企業管理的我決定發揮所學,開創自有小農品牌,行銷父親八年前從日本引進的大和黑蜆。
黑蜆在日本逐漸走向滅絕,但引進臺灣後,因養殖技術優勢,非常適合在彰化養殖,也能克服劇烈天氣變化,轉型養殖黑蜆的我們,也開展行銷工作,創立品牌「壹顆蜆」,並開設複合式商店,期盼利用餐飲方式呈現給消費者,讓民眾更了解黑蜆知識與漁業文化,也以契作型態帶領家鄉芳苑在地漁民轉型,達成共好,未來目標是希望能成為臺灣黑蜆第一品牌。
彰化縣是目前臺灣人口排名第一的縣級行政區,也是唯一突破百萬人口的縣城,乃臺灣第一大縣,更是農業大縣之一而有「臺灣米倉」美譽。
不過,縣內人口大多分布在北彰化的彰化市與南彰化的員林市,兩市人口明顯多於縣內其他鄉鎮,然彰化市人口又接近員林市人口的兩倍,足見城鄉落差極大,尤其當今農漁村高齡化且年輕人口外移嚴重,導致傳統水產養殖產業青黃不接,逐步面臨沒落困境,因此期盼以家業第二代身分接手並著手開始地方轉型。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產」——福寶濕地到芳苑養殖】
1.青銀共創:養殖家業父子兩代經營傳承,在員工逐漸高齡化之際,勞動力銜 接由教育環節重新打造,與在地職校合作培育人才,留住青年人口。
2.環境保護:更新養殖池相關設備,定期檢視周圍水土保持的狀況,並轉型有機方式養殖,以消除傳統添加物對身體健康的疑慮。
3.生態觀光:籌備水產品初級加工場,開放參觀、體驗,且延伸至福寶濕地, 運用觀光導覽方式進行生態解說及食農教育。讓福寶濕地的自然生態與芳苑漢寶地區的養殖漁業得以共存共榮,永續發展。
4.產學合作:結合在地職校水產養殖相關科系,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既可修習學分獲得專業知能,又能賺取工作津貼,強化學校與產業對基礎勞動和技術人才的培育機制。
5.循環經濟:尋求地方策略聯盟,擴大產能、提升產值,人才留在地方、貨品行銷各方,產、銷分離,卻是一條龍系統,避免中間剝削、哄 抬價格,就能逐漸消弭困頓,回歸正循環。
【「銷」——鹿港老街到和興基地】
1.剩食加工:考量淡旺季、計算損益比、歸納存貨量,就能把產量過剩的黑蜆漁獲,透過開發黑蜆魚薯薯、甕滴黑蜆精、黑蜆湯炊粉等水產 加工品,避免食物浪費,也能跳脫傳統,賦予黑蜆產值多元化 的新生命。另外,亦可結合慈善公益,將產值過剩的漁獲量, 轉換成協助社會弱勢族群的能量。
2.慈善創新:推動關懷獨居老人定期送餐、公益年菜等活動,例如每學期提撥 一定數額水產品,免費供給在地職校住宿生加菜,及低收入戶 學生愛心餐。
3.食糧供應:以和興青創基地為核心,連結鹿港當地商家與餐飲業者,增設特色土產展示櫃,定期輪流展售在地食品,方便觀光旅遊購買, 並於官網增設購物網頁,提供線上訂購,以增加多元銷售管 道,進而確保水產品與加工品的品質。
4.友善餐飲:所經營之實體店面全面擯棄一次性免洗餐具,倡導非塑飲食,同時提供導覽徵詢、行動裝置充電、便利支付、月經友善等服務 事宜。
5.社區共享:設置觀光行銷推廣據點、提供相關產業知識與活動體驗、定期舉辦親子實作研習、聯合在地商家發揮文化創意優勢,冀望達成共好、共享的社區營造成功模式。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2024年SDGs推動成果與實績:
1.多元夥伴關係:與彰化在地五品牌進行「風灣的船」在地物產餐桌活動辦理。
2.永續城鄉:ASC國際養殖水產認證、有機水產品認證,以永續環境思維養殖,讓城鄉永續發展
競賽得獎實績:
數位發展部「創業歸故里競賽」數位革新獎
渣打女力創業獎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種子獎
2023年SDGs推動成果與實績:
1.永續城市:112年與8位當地漁民契作養殖,帶領社區漁民轉型成功。
透過產學合作雇用4位返鄉青年,進行養殖實習輔導,克服年輕人口外移困境,且雇用13位在地失業中年婦女,減緩在地失業率,進而推動社區活化。擔任養殖青年聯誼會秘書,服務近50位青年漁民,協助數位轉型。
2.責任消費與生產:112年轉型有機養殖,通過面積達30公頃,養殖過程自行培養光合益生菌,全程無用藥、無使用飼料。養殖採循環水養殖,重複利用水資源,一年省下約一億八千萬用水。
3.海洋生態:112年開發抗菌殼粉、再生殼粉擴香石,因文蛤暴斃棄置於路邊,蚊蟲蒼蠅孳生,雨後寄生蟲、細菌滋生順著水溝流向海洋,造成海洋污染,開發殼粉,解決路邊棄置殼量五噸。
地方創生執行經驗:
1. 漢寶社區營造點計畫-社區營造點志工,協助老人共餐
2.漢寶社區發展協會志工
3. 彰化縣漁業青年聯誼會秘書-參與彰化養殖漁業青年事宜
4. 彰化縣政府地方型SBIR
5.彰化縣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
6. 漢寶黑蜆發揚光大計畫
7.好食好事基金會食農創生計畫
學界產學合作、參訪經驗:
1.高雄海大養殖系學生實習
2.與鹿港高中養殖科合作產業參訪
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參訪
4.龍華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研究所參訪
5.彰化縣鹿秀社區大學鹿港分校參訪
青創夥伴聯合活動:
1.與海共生永續行動
2. 返鄉青年 聯名年菜禮盒
3.和興青創基地聖誕聯歡晚會
4. 半線彰蘊·N型永續饗宴
5. 和興青創基地萬聖節快閃活動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一)安定在地生活:青銀共創、循環經濟、食糧供應、友善餐飲、社區共享
(二)避免人力流失:青銀共創、產學合作
(三)打造友善環境:環境保護、生態觀光、食糧供應、友善餐飲、社區共享
(四)建立產銷系統:循環經濟、食糧供應、友善餐飲、社區共享
(五)公益回饋鄉里:剩食加工、慈善創新、友善餐飲、社區共享
(六)永續共好經營:以上均屬。
SDG11永續城鄉-我們致力於永續城鄉發展,透過以下方式實現實際效益:
1.地方經濟發展:與在地青年品牌合作合作,連結不同事業擴增產能 。
2.組織公益團隊:藉由社區老人共餐活動,每週一三五照顧約200位年長者餐食。建立產業專屬形象,打造品牌力,實踐永續城鄉。
3.食農教育:與在地職校鹿港高中養殖科舉辦食農教育課程、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推動城鄉永續發展。
SDG12產消責任-我們的品牌主打黑蜆相關產品,透過以下方式實現實際效益:
1.ASC國際永續水產認證、有機水產品認證:以環境友善、候鳥友善、魚蝦共生生態養殖為主軸進行養殖,對於幻境不造成負面影響外,也對消費者食安把關。
環保包裝:以文蛤殼再生製成的產品包裝,可循環使用以對環境造成更少甚至無害的耐用包裝,提倡環保消費,符合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責任。於2023年減少使用2000組紙盒。
2.食材來源:以黑蜆為主打,選用當地優質食材,購買在地返鄉青年之原物料(如:在地米、黃豆、魚、蝦等等)追求生產與消費的雙贏,推動永續飲食。
3.建立品牌形象:展現社會創新品牌影響力, 帶動就業民眾共同投入社會創新,擴大市場認同與支持,讓產業更全面扎根於各階層。
我們藉由與鹿港高中、高雄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的產學合作來翻轉傳統產業現況,不僅是強化商品開發,在食農教育、在地實習等機會上,提供學生多元選擇。
SDG17夥伴關係-我們積極與各方建立夥伴關係,實現以下實際效益:
1.『風灣的船』芳苑在地物產餐桌辦理:與五家彰化品牌串聯芳苑在地品牌,讓消費者踏上土地,享受屬於在地食材的直接美好。
2.產學合作: 與鹿港高中、高雄科技大學合作推動食農教育,促進校外多元實習,解決鄉村勞動人口高齡化問題。開放在地大學在校學生參訪觀摩,每年約600名學生。
2.社區參與: 舉辦活動,促進當地社區(漢寶社區發展協會)的互動,建立良好夥伴關係。同時我們協辦多場在地活動參與人數破萬人,帶動地方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