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不只是語言優勢,為什麼菲律賓適合臺灣企業落地︱Talent Meet 交流會觀點

菲律賓具備年輕人口紅利、英語普及與快速成長的電商與社群生態,對於台灣新創企業而言,不僅溝通門檻低,且距離近、文化友善,能以低成本測試海外市場。此外,菲律賓的進口關稅低、缺工問題相對輕微,適合從數位內容、產品設計到連鎖加盟等多元模式切入,是台灣新創拓展東南亞的重要起點。7月1日,Taiwan Startup Hub新創基地舉辦 Talent Meet「菲律賓新創落地與生態資源」的交流會,邀請IMMORTA Corp 創辦人 Jerome Fan (同時也是紐約駐臺代表處處長)、愛思國際教育創辦人Matthew Wang、遠邦國際品牌顧問執行長林致孚,活動中透過Round Table與新創舞台型式,充分與現場10多位新創企業家進行互動討論,以下為活動紀錄與觀察。
一、菲律賓市場優勢
年輕人口結構、勞動力充沛
菲律賓人口破億,年齡中位數偏低,每年有大量新生兒,具人口紅利。
英文普及,降低溝通門檻
英語為官方語言,適合台灣企業直接交流與拓展海外營運。
社群與電商潛力大
手機普及、社群媒體黏著度高,電商成長迅速,物流與電子支付逐漸成熟。
關稅與地緣優勢
關稅低、離台灣近,是進軍東南亞與銷往歐美的有利跳板。
二、進入策略與實務建議
務實合作:尋找當地夥伴與新創加速器合作
政府支持有限,實際操作需仰賴當地私人資源與育成平台。
社群行銷與代理商為關鍵推進角色
可透過 KOL 協助帶貨與品牌建立,避免單一代理過度承諾。
實地考察、避開舒適圈
多方實地了解市場狀況比聽取單一片面資訊更為重要,避免被誤導。
三、市場挑戰與應對
AI與數位轉型門檻高
因人力便宜、意識不足,導入AI或ERP需協助建立基本數位管理能力。
政府資源有限、靠自己為主
無明確政策補助,需注意合規與員工關係,避免因勞資糾紛遭舉報。
家族企業文化濃厚,誠信與信任為合作基礎
多數產業為家族企業掌控,建立信任比合約更重要,但亦須提防過度被利用。
關於Talent Meet
為促進新創企業具備「第一天就要往國際市場發展」思維與國際化準備,本計畫推動「Talent Meet 國際與產業介接服務」項目,連結具備國際與產業經驗的專家擔任新創業師,包含來自於中大企業經理人、創投機構與天使投資人、新創社群經營者、其他專家顧問等。透過新創業師商業網絡資源與經驗,協助有意發展或初步進入國際市場的的新創企業,強化其市場發展進入策略與網絡資源。
每場次 Talent Meet 交流會,策畫不同國家市場主題,邀請多位新創業師共同加入,過程中以 Round Table 形式,提供充分時間讓新創業師與新創企業相互交流,並提升相互對接合作的機會。如果您想更多加了解 Talent Meet ,歡迎來信聯繫劉先生/306@careernet.org.tw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