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產業文創化x文創產業化
共好講堂
隨著創業議題持續發燒,行政院集結經濟部、勞動部、文化部、科技部等政府資源,為青年打造網實創業服務,除了硬體設施及資源上給予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亦於今(104)年5到10月,分別於北、中、南地區舉辦軟性創業活動「共好講堂」,邀請青年創業家、創業活動推動者擔任講者,與民眾們分享個人創業經驗,活動中並規劃「Pitch Time」,提供創業者分享創業idea,期望透過講堂的辦理,帶動想創業者、新創事業者及一般民眾,都能在此地相互交流,媒合彼此的資源與需求,凝聚創業氛圍,提升青年創業能量。
今年度第一場的共好講堂移師台南綠色魔法學校舉辦,本次主題為「文創.聚落,創意行銷」,探究創業者如何將傳統及現代元素融合,建立豐富多元的發展模式,透過創意分享讓生活更美好。
由淺入深,手作帶給人的溫潤感受
6月26日當天,特別邀請到木匠兄妹木工房創辦人-周信宏先生,分享經營「木匠兄妹木工房」的創業故事,早期后里以細木工業外銷聞名,周信宏父親創立的木器廠也曾有過輝煌的年代。然而,大陸產業興起後,后里細木工廠一間間關閉,不忍父親的心血就此荒廢,信宏與妹妹佳惠不顧反對踏上創業這條路,從幾坪大的小角落開始,針對兒童教育設計結合木勞作的課程,不僅成為孩童遠足的首選,也為木器廠找到另一條活路。轉型為觀光工廠後,他們開發一系列木頭童趣商品,透過木製品傳遞著老木匠不願放棄的心情,也讓使用者有特別溫潤的生活感受。
周信宏有感於傳統製造產業技術成熟卻不擅行銷,難以將產品銷售出去而遭遇瓶頸,起初,他嘗試將木工產品結合DIY課程,從簡單的組裝體驗入手,引起孩童的興趣,並成功切入戶外教學市場,累積口碑跟消費者,希望藉由實體的活動增加親子、朋友間的互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未來除持續開發具有功能性的手作木質產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木工的美好,也積極與技職院校合作,作木工技藝的培訓與傳承,希望讓更多人投入,以避免台灣技術教育的斷層。
文創產業不僅是具象商品,而是文化力的輸出
第二位分享者,我們邀請到范特喜微創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鍾俊彥,講到台中文創產業,就不能錯過范特喜微創文化公司,從在台中市老舊巷弄中,將老建築進行空間改造後,吸引許多年輕人在此駐足。草悟道周邊老巷弄已成為台中都會區最熱門的休閒據點,在范特喜1~9號店及綠光計劃中,包含各種複合餐飲、繪畫、書店、手工木作等個性小店進駐,同時引進旅店經營,希望透過更多分享的空間,讓更多努力創作庶民生活藝術的人,得以發揮與實現夢想。
鍾俊彥說一開始創業的定位並不著重於商品而是平台,希望能將很多不同的異體作結合,透過持續性地作、有機式的成長,達到永續發展。台灣過去代工相關產業對於量產化與技術部份非常成功,卻缺乏創意,於是他們巧妙的將這些舊的元素與創意重新排列組合,融合成新的東西,"整合"是范特喜最大的價值。他認為應該先經過產業文創化再回頭來談文創產業化,台灣目前的文創發展在一個過程,透過各種多元的創意發展與文創商品深植於每個角落,才能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漸漸成為充滿美感的地方,對他而言,文創產業化不僅僅是具象的商品,而是一種文化力的輸出,例如走進一個空間,五感體驗都被充分滿足。而現在所作的,是將過去的東西作一個文創化的過程,使物品線條漂亮、充滿美感,或將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變好,才有機會將文化創意變成產業。
聽完這場演講,我們發現兩位講者對台中這個城市都有相當的關懷跟責任,致力於在地育成與文化的保留培養,在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品牌的經營都給了典範跟參考。
兩位創業家並勉勵在場的創業者,創業是一條充滿熱情的路,首先要先定義清楚方向,完整的財務規劃與對市場及投資者的瞭解可幫助把握最佳的創業發展時機,即便遭遇困難﹑感到恐慌,堅持的信念會使人突破困境,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