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新訊
:::
創業新訊
瀏覽新創圓夢網上的最新訊息報導,包括創業政策、相關新聞與活動報導等。
創業新訊

新聞文化部打造不消費的文創園區

發佈日期:2021.04.21
創業觀點-文化部打造不消費的文創園區主要照片

台灣文創園區過度商業化,被批淪為「文創百貨公司」。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表示,將全面檢討台灣的文創發展,思考是否繼續採傳統園區的思維模式。文化部即將接手的空總創新基地,將是台灣文創園區轉向「不消費」的轉型之作。

立法院預算中心八月份提出報告,指多數文創園區餐飲、商店比例過高。對此,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隨時代改變,文化部也在思考改變過去文創園區的消費模式,轉型為人與創意的支持平台。

明年一月,文化部正式接手空總創新基地打造「文化實驗室」。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司長陳悅宜表示,這將是文化部實驗新型文創園區的開始,這是一種「不消費」、進駐的文創團隊也不必擔心「漲租金」的新概念文創園區。

過去人們認為,文創園區必須有餐飲、商店,才會吸引民眾駐足。文化部企圖挑戰這種「文創等於消費」的觀念,陳悅宜認為,文創園區不必非得成為商場才能吸引民眾,光是各種創新的藝文體驗便可吸引民眾。

她指出,進駐空總「文化實驗室」的文創團隊,將不能有任何商業行為。他們依然會作展覽與表演,提供產品讓民眾體驗,但全部不收費,杜絕消費行為,讓空總變成民眾免費「文化體驗」的重要場域。空總會有咖啡館和餐廳,但是由官方經營。

空總也不採現行園區的BOT、ROT方式,由文化部旗下的非營利組織「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經營。進駐空總的文創團隊,不必付租金,以「提計畫」的方式,由基金會遴選進駐。計畫結束,團隊就得離開,讓園區的文化樣態靈活彈性。

在空總「實驗」、展演的文化主題,每年、每季都不一樣。陳悅宜說,不管是表演藝術、科技、音樂、建築設計,只要能看到「未來的文化樣態」,都有機會進駐空總。文創團隊將可在此找到不必擔心租金壓力的工作空間,展演自己的創意。

然而,經營華山文創園區的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指出,此種園區不能稱為「文創『產業』園區」。他表示,沒有消費、便沒有營利模式,品牌無法摸索經營之道,也失去與產業的連結。

「台灣發展文創產業15年了,為什麼還在『實驗』?」王榮文認為,政府經營五大文創園區多年,此時最該做的是總結與檢討,從過去的基礎上改進與發展,而不是從頭開始「實驗」。

台灣吸引人潮的文創園區如華山、松山,都被定位為「消費性文創園區」,對文創業者支持有限。但是,一個「不消費」的文創園區,足以支持文創產業的發展嗎?業界對此多存觀望。

墨策國際總經理李雨珊,近年奔走兩岸發展幾米文創品牌。她認為,一個支撐文創產業發展的園區,必須聚集辦公/創作空間、展演空間、教育體驗空間與零售餐飲空間,缺一不可。

她指出,擔心文創園區商業化,可在配套跟規劃上改進,而不是直接剔除商業功能。如將園區劃分成幾種不同功能的區塊,將商業、文創廠辦分開,並規畫不同等級的租金條件及進駐資格。

對岸不少文創園區只讓辦公室進駐,李雨珊認為「缺少展演餐飲零售空間」。「銷售也是一種育成。」她認為,賣場讓創業者學會面對市場、與產業產生連結。失去此一功能,或許還能完成展演創作的培養和育成,但對產品開發、服務創意等卻失去實作空間,這正是台灣文創不足之處。

台灣現行文創園區模式,多半立足在「房地產」的價值上。政府將有潛力的文創團隊聚集到閒置土地,配合消費行為,創造房地產價值。然而,當該園區土地價值節節升高,文創團隊往往因負擔不起租金被逼遷移,繼續尋找下一個等待開發的土地。

如何避免文創園區的經營者成為「二房東」,讓文創團隊不必因租金壓力不斷流浪?十禾設計創辦人吳聲明,曾擔任大稻埕URS127的主持人,協助微型文創業者進駐閒置空間。他指出,政府應做的是設置一個非營利中介組織,媒合文創業者與閒置空間,但不需從中牟利。

他舉例,紐約蘇活區因藝術家進駐爆紅後,租金高漲,逼得藝術家不得不轉往布魯克林區發展。然而政府也在成為商業區的蘇活保留部分空間讓藝術協會進駐,提供微型文創團隊免費展演、實驗賣場的空間。他認為,這是在商業和扶植文創之間的平衡之道。


【資料來源:聯合報】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經濟部組災後復建服務團 協助颱風受災企業申請貸款、稅務減免
新聞經濟部組災後復建服務團 協助颱風受災企業申請貸款、稅務減免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許多企業因產線或設備受損而停工,經濟部28日宣布組成災後復建服務團 ,結合馬上辦服務中心、產業競爭力中心、園管局、聯輔基金會,協助災後稅務減免申報、申請復工貸款、舊貸展延、開立企業受... ......繼續閱讀
2025.07.29
跟福八一起升空 TASA新創追星三顆立方衛星10月發射
新聞跟福八一起升空 TASA新創追星三顆立方衛星10月發射
國家太空中心(TASA)自製、台灣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第一顆衛星(FS-8A)10月升空,同航班的乘客還有TASA新創追星計畫的三顆8U立方衛星「鐘雀1號」、「黑鳶1號」、「信天翁1號」,如... ......繼續閱讀
2025.07.31
AI商戰啟航!經濟部助攻CEO決策培訓,搶佔智慧服務新藍海
新聞AI商戰啟航!經濟部助攻CEO決策培訓,搶佔智慧服務新藍海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為協助企業因應人工智慧(AI)浪潮並提升競爭力,3日舉辦「AI營運決策實戰CEO班」,來自餐飲服務、批發零售等產業共40位企業CEO與高階主管參與,展現服務業領袖對AI轉型的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