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三倍券與消費券的設計厲害了-你應該知道的三倍券心理行銷撇步
在幾次經濟受到重大打擊時,台灣發放代金券想要刺激消費,曾有過的「振興經濟消費券」(簡稱消費券)與現今推出的「振興三倍券」(簡稱三倍券),這兩種券不只是名稱不一樣,兩者的設計也在消費者的心中產生不一樣的感覺,本文從心理行銷的角度來分析這兩種券,從使用率、價值感與如何降低決策困難度三個方向來比較這兩者的不同。
賠錢生意沒人做,損失比獲得更強烈
DanielKahneman設計了一個丟硬幣的活動,如果是正面,參與者將得到150美元;如果是背面,則會輸掉100美元。硬幣是公正的,也就是說出現正面與反面的機率是一半一半。聰明的你,一定會算,一半機率拿到150,一半機率損失100,好像是賺比較多,那你會玩嗎?我可以告訴你優秀的美國大學生,大多數人拒絕這個遊戲。等等,不是說硬幣是公正的嗎?賺到的比賠的多,機率如果一樣,應該是會賺錢啊,到底花害噴?What happened?
因為損失帶來的痛苦程度遠大於獲得所帶來快樂程度,Daniel 推出了人對於賺錢與賠錢時心理上開心或是難過的關係,我們用下圖解釋。
圖片來源:林文攀創業顧問
X軸是最終得到的結果,我們就當作是金錢好了,往右就是獲得錢,往左就是損失錢。Y軸是對於金錢增減所產生的價值(value)或是效用(utility),往上就是越來越開心,往下就是越來越不爽。兩軸相交的點,是我們的參考點,也就是沒有賺到錢也沒有虧到錢時,我們心裡是很平靜的,不開心也不難過。由交點往左下的紅色曲線是你損失錢時,你會難過的程度。綠色曲線則是你獲得不同金額時,你所能感受的到開心程度。紅色與綠色的虛線格子,分別代表你損失與獲得三千元,所以X軸往左與往右寬度是一樣的。循著虛線的格子可以對應到兩條曲線在Y軸上不同的高度,可以發現紅色曲線往下的高度,大於綠色曲線往上的高度,也就是難過程度卻遠大於開心程度,雖然金額一樣但給我們感受到的價值卻有很大的差異。用一個比較生活化的例子來說,如果我們因為全勤獲得公司的三千塊獎金,我們可能會開心兩天;但要是因為遲到而被扣三千塊的薪水,我們可能記恨一個禮拜。這個損失比獲得更強烈的發現被稱為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獲得2002年的經濟學諾貝爾獎,並且改變了經濟學”人是理性”的基本假設。
取得三倍券跟消費券的不同,就是三倍券要先花錢買,一開始的心情是上圖中的紅色虛線框,如果沒有花完就是承受損失,當我承受損失時,我就會超不爽,比得到錢還要不爽很多,所以我一定要花光,花光才能讓我就從損失的難過轉移到獲得的開心。而消費券不需要花錢買,直接給,一開始的感覺就是上圖的綠色虛線框,產生的開心比不上難過還強烈。在這樣的條件下,可合理預估三倍券的使用率會比消費券還要更高。
選擇太多讓消費者太疲勞
因為直接發錢怕大家都把錢存起來,市場沒有辦法被活絡到,所以消費券跟三倍券都是使用代金券,會有購買與使用的障礙,購買的障礙是因為三倍券購買時還需要選擇紙本券、綁信用卡、電子票證或是行動支付。第一種的紙本券使用最接近現金,而大部分銀行在推廣的優惠是在於後面3種。三倍券購買的流程類似報稅以及買口罩時線上查驗身分機制,這對於常使用電腦的人是方便的,要領紙本的人也可以選擇到便利店拿。目前也有民意代表為了讓不熟悉電腦或是資訊比較收集不夠多的人,準備了一些分享會,不但幫你分析領哪種比較划算,還可以協助你綁定,大幅漸少資訊落差與等待時間。
第二就是使用的障礙,消費券與三倍券都是代金券,三倍券為了新時代的支付方式,多了綁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並限定於實體店面消費,所以有各種優惠方案的產生,例如車商推出用三千的三倍券抵購車金一萬還送一堆升級,飯店業者推出用券3千多抵一千,或是每住兩晚就多送一晚來促銷。
有選擇對消費者很重要,過多的消費決策,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 ,有研究告訴我們消費者其實喜歡簡單的選項,Iyengar(2000)把客人被分為兩組,一組是有24種果醬可以選擇,另一組是6種。結果顯示只有六種選擇的客人比較滿意自己的選擇。
用預設選項簡化選擇
為了避免決策疲勞,建議商家像是麥當勞一樣直接提供優惠套餐,幫客人設定好預設值,客人的決定從“我要選哪一個”改變為“我要不要這一個”,讓客人可以簡單的快速決定,也可促成更多的成交機會與訂單。例如推出一次就用掉3000元的商品,讓消費者不用煩惱後面還要把剩下的三倍券用在不同地方。長期走價格競爭的旅遊商品,現在因為政府的三倍券,大家的消費行為改為再找一次花掉3千塊的行程,破除旅展長期低價所導致的定錨效應。我大力推薦旅行社推出定價用3000為一個單位的行程,讓旅行社利用獲得的利潤提高服務水準,有了好的服務,未來客人才願意繼續購買,例如3人同遊只要6千,等於只花兩人三倍券,讓消費者省去決策的困難,體貼地讓消費者一次花光所有的三倍券。
參考文獻
A Tversky, D Kahneman(1992). “Advances in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Journal of Risk anduncertainty.
Iyengar, Sheena S.; Lepper, Mark R.(2000)“When choice is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Eric J. Johnson, Daniel Goldstein.(2003)“DefaultsSave Lives?”. Science
【資料來源:新創圓夢網/撰文者:臺灣創業生態系基礎服務整合平台 林文攀 創業顧問】
ⓒ如要轉載本文,請以連結形式註明文章來源(如:本文轉載自《新創圓夢網》)
ⓒ首張照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