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新訊
:::
創業新訊
瀏覽新創圓夢網上的最新訊息報導,包括創業政策、相關新聞與活動報導等。
創業新訊

新聞第二代的繼承意識要從小扎根

發佈日期:2021.04.21
創業觀點-第二代的繼承意識要從小扎根主要照片

日本100年以上的企業有2萬5321家,200年以上的3937家,300年以上的1938家,1000年以上則有21家。其中約九成是家族企業。能否傳承,最關鍵的是「經營」與「家族」間的關聯。

首先,必須從家族內部選拔出後繼者,以及在經營幹部中選出誰扶持後繼者?家族內部如果無法協調,繼任者不僅無法獲得應有的協助,也會讓企業內部產生對立,導致組織疲軟,治理無效。

第二是「資產」與「經營」的問題。通常經營與資產的繼承會有時機上的問題,並行或分開進行哪個好?如果無法並行,可能限制後繼者在組織內的影響力。但如果同時進行,用來牽制企業的股東權限可能無法發揮,後繼者暴衝時將很難控制。

第三個問題是「家族」與「資產」。資產是集中轉移或分散轉移,哪個好?如果集中轉移,家族的兄弟姊妹多,協調難度可能會提高。若分散轉移,則家族中的權限關係會變得複雜,其利害關係待日後調整會變得很困難。

企業創辦人與繼承者常是兩種類型的人。創業者是創造事業的人,常給人偉大的印象,而且名留青史。因為他們是歷經嚴苛經營環境後,從無到有的活力型人物。創業者型的優點是無懼風險,擁有果敢地挑戰新事業的資質與能力。事業意識也較後繼者高。另一個優點是,根據研究,創業者在位時的業績,通常比之後的經營者好。但創業者也有缺點。例如,常邊走邊修正,把事業撐了起來。但也因此容易過度地信賴自己的經驗,倚老賣老。

後繼者較尊重專業,但常低估事業風險

與創業者最大的不同是,當第二代繼承事業時,事業早已存在。根據研究,第二代以後的經營者常選擇走專業經營的路線,較懂得活用外部知識,聽從專家意見,獲得客觀審視企業的眼光。由於他們不像創業者是白手起家,為彌補經驗上的不足,故傾向接受外部專家的指導。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他們極可能把外部不同的視點,導入組織內。另一個優點是,隨世代進化,常能讓組織規模擴大。不過,這也有缺點。由於他們未曾體驗過創造事業的辛勞,可能低估事業可能面臨的風險,或不敢冒險,以致無力護衛前代偉大創業者所辛苦建構的事業。

對第二代以後的經營者而言,什麼才是「正確的繼承意識」,又該如何掌握創造改革的關鍵?從過去研究可綜合出兩個要點。

第一,培養繼承者對事業的高度意識。日本家族企業的作法通常是讓繼承者自幼參與公司活動,以便循序漸進地培育經營意識。第二,不能讓第二代以後的經營者太保守,必須培養具備辨識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機會或威脅的能力

總之,繼任者必須提前培養,讓他們有時間與空間涵養應有的事業觀。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公告115年度「中小及新創企業創育機構補助計畫」申請須知
新聞公告115年度「中小及新創企業創育機構補助計畫」申請須知
一、目的:為持續推動創育機構轉型,建構新型態創育生態系,透過補(捐)助中小企業創育機構,協助新創及中小企業鏈結產業資源並創造市場商機;另藉由驅動大企業外部創新,以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二、補助對象及申請資... ......繼續閱讀
2025.09.17
台灣首份女性創業調查報告出爐 Her Attitude 女性創業協會倡議包容性創業生態新篇章
新聞台灣首份女性創業調查報告出爐 Her Attitude 女性創業協會倡議包容性創業生態新篇章
《2025台灣女性創業調查報告》於2025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EWF)邊會中發布,這是台灣首次以「女性創業」為核心視角的系統性研究,透過對全台400位女性創業者進行量化問卷調查、8位深度訪談做值化調查... ......繼續閱讀
2025.11.07
國發會助攻企業籌組產業控股公司
新聞國發會助攻企業籌組產業控股公司
行政院於21日通過由國發會推動,偕同經濟部共同擬具之「企業併購法第44條之2、第52條之1、第54條修正草案」,以解決現行企業如透過股份轉換籌組產業控股公司,股東恐即面臨證券交易所得須計入基本稅額,形... ......繼續閱讀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