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配怎麼算?新創公司盈餘分配與策略一次解析
圖說:股利分配是什麼?分配方式包含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特別股股息
在創業初期,資源有限、風險高,如何運用每一分盈餘,往往牽動企業的成長速度與股東信任。本文將以新創公司為切角,解析股利分配的意義、計算方式、分配與否的差異,以及常見決策問題,協助創業者做出更具策略性的財務選擇。
股利分配是什麼?
股利分配是公司將稅後盈餘依照股東的持股比例,發放給股東的報酬。它不只是財務操作,更是企業對股東的回饋與信任維繫。常見股利分配方式如下:
• 現金股利:直接發放現金,適合獲利穩定的企業
• 股票股利:以股份形式分配,亦稱盈餘轉增資,股東依比例增加持股;對公司來說好處是可以保留現金在公司帳上
• 特別股股息:類似借貸的固定利息支付,亦可設計成除了支付股息外,仍可參與普通股股東的盈餘分配
股利分配怎麼算?股利分配計算公式與範例解析
在新創公司經營中,股東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股利怎麼分?」。其實計算方式並不複雜,只要掌握公式,就能清楚知道每位股東能分得多少。股利分配的基本公式如下:
可供分配盈餘 × 分配比例 × 股東持股比例 = 個別股東可得股利
舉例來說:
假設公司稅後盈餘為NT$1,000,000,先提撥法定盈餘公積10%,再決議分配40%,若A股東持股10%,
則A股東可分得:
NT$1,000,000 × 90% × 40% × 10% = NT$36,000
公司盈餘分配與不分配的差異為何?
對新創公司而言,該不該分配股利?還是把盈餘全部留在公司繼續發展?是創業初期常見的問題,這也反映了公司的資金運用策略與成長階段。由於新創公司通常資金需求較高,分配比例必須慎重評估,並應考慮財務預測、現金流、未來投資計畫與股東結構等因素。若選擇不分配盈餘,更需要向股東清楚說明資金用途與預期效益,以避免造成信任落差。以下表格整理出「分配」與「不分配」可能帶來的差異,方便大家快速比較:
圖說:公司怎麼選擇合適的盈餘分配方式?
盈餘分配怎麼做?股利分配5大常見問題解析
在創業初期,股利分配是許多公司必須思考的策略問題。以下整理了5個創業者常遇到的問題,從是否分配盈餘、如何計算、課稅方式到持股名義,幫助你快速掌握策略重點,做出最適合公司的決策。
Q1:分或不分盈餘該怎麼選?
到底要把盈餘分給股東,還是留在公司繼續發展?建議評估以下4大條件:
1. 盈餘穩定性:公司的獲利是否具持續性?是否為一次性事件?
2. 資金運用計畫:是否有明確的投資方向與預期效益?
3. 股東期望:是否需回報以維持信任與支持?
4. 財務顧問建議:透過個案分析,評估是否符合財務健康與成長策略?
此外,也可考慮「部分分配」或「延後分配」等折衷方式,兼顧股東回報與企業成長,讓資金運用更靈活。
Q2:新創公司適合盈餘分配嗎?
通常不建議。原因如下:
• 資金需求高:新創需投入產品開發、市場拓展、人力資源
• 風險尚高:獲利未穩定,盈餘分配可能削弱財務韌性
• 回報模式不同:股東更重視長期價值成長而非短期現金回報
除非公司已進入穩定獲利階段,且有明確資金規劃,否則盈餘分配可能影響長期發展。
Q3:怎麼選擇合適的盈餘分配方式?
選擇盈餘分配方式其實不難,可以試著從下列面向評估:
• 公司獲利穩定性:是否具持續性?或為一次性獲利?
• 成長階段:早期需資金投入,或進入成熟期可考慮分配?
• 行業特性:資本密集型(如製造業)還是輕資產型(如 SaaS)?
• 資金需求:是否有擴張、研發或市場推進計畫?
• 股東結構:是否有短期回報壓力?是否為策略型投資人?
若公司仍需大量資金投入,建議先保留盈餘不分配,或以分配股票股利的方式將資金保留在公司帳上,並以透明溝通的方式維持股東信任。
Q4:股東拿到股利要繳多少稅?
股利所得採二擇一,可依個人所得高低選擇較適合的課稅方式:
1. 境內居住者(按下列二擇一適用)
• 合併計算後抵減:將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可抵減8.5%的股利稅額(金額遇小數點以下採四捨五入),惟每一申報戶以8萬的可扣抵金額為上限。
• 分開計算單一稅率:股利所得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無可扣抵稅額,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之應納稅額合併報繳。
2. 境外居住者及境外法人
股利扣繳率為21%。
通常高所得(550萬以上)者:由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已高達最高的40%,所以只要有一點股利,就應選擇股利分開計稅28%較省稅。若只有50萬的薪資,股利所得要高達700多萬以上,才應選擇股利分開計稅;反之,低所得並低股利者,應選擇股利合併計稅。簡單來說,中低所得者可選擇合併計稅,高所得者可選擇分開計稅。
Q5:股票應該用個人還是公司名義持有?
主要是看你的投資目的是以賺價差或領股利為主:
• 個人以買賣有價證券賺價差為主:因目前證券交易所得停徵,可以用個人名義持股即可。
• 個人以領股利為主:需要精算比較,分別計算個人股利所得稅(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以及用公司持股的所得稅,分析何者稅負較低。
• 公司投資其他國內公司獲得股利:依《所得稅法》第42條,可免繳營利事業所得稅。若公司保留盈餘不分配,則需要繳5%未分配盈餘所得稅。
通常股利龐大者會以公司持有股票較節稅,不過這類規畫要小心誤入「實質課稅原則」。另外也提醒,自2021年起,個人未上市、未上櫃且未登錄興櫃的股票交易所得,要併入最低稅負制(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課稅20%,可別忽略此項規定囉。
盈餘分配是策略,不只是數字|讓新創圓夢網陪你做出理想決策
對新創公司而言,盈餘分配不只是財務決策,更是企業價值觀與成長策略的體現。唯有在清楚掌握自身資金需求、成長目標與股東關係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新創圓夢網是專為創業者設計的線上平台,提供公司設立、財務規劃、資金運用與成長策略等豐富資源,幫助新創公司從0到1啟動創業,降低決策風險。
想了解更多創業資源?現在就透過LINE客服聯繫或訂閱電子報,讓新創圓夢網全程陪伴,讓你創業每一步都走得更穩、更有策略!
本文感謝創業顧問撰寫:胡碩勻台灣與英國會計師CPA/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著有《節稅的布局》、《遺產與贈與的節稅細節》及《重複的力量》
(如要轉載本文,請以連結形式註明文章來源,舉例:本文轉載自《新創圓夢網》)
延伸閱讀:
創投是什麼?投資人如何獲利?一次看募資4大階段、過程及好處!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