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型態怎麼選?創業前必看的組織型態選擇指南和差異
圖說:公司型態創業選擇指南
「公司要登記什麼型態?」這是每個創業者在辦理登記時會被問到的關鍵問題。獨資、合夥、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每種組織型態看起來都差不多,實際上卻影響資金安排、稅務負擔,甚至決定之後能不能募資、找夥伴。選對組織型態,不只能降低創業成本,還可以為創業之路加分。本篇文章將帶您從創業內容和未來商業模式思考,找到適合的組織型態。
商業組織型態有哪些?公司行號差異比較
組織型態是指商業組織的形式,創業者一開始只是小本經營,但因為稅務或商業發展的需求,需要設立公司或行號。而這2種商業組織型態的法源不同,所以應負的責任、法規要求也都不同。
商業組織型態1:公司
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組織法人,具有法人資格,目的是將組織成員和組織的財產分開,股東僅需就出資額負責,但無限公司型態除外。
商業組織型態2:行號
行號適用於《商業登記法》以營利為目的,以獨資或合夥方式經營事業,在法律上不具有法人資格,因此負責人須負無限責任。
公司、行號差異如下:
比較項目 | 公司 | 行號 |
---|---|---|
法源 | 公司法 | 商業登記法 |
類型 | 有限、無限、股份有限公司或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 | 獨資、合夥 |
責任範圍 | 除了無限和兩合公司是無限清償,其餘公司型態都是有限清償責任 | 無限清償責任 |
營業範圍 | 營業名稱全國通用 | 營業名稱只能在地方縣市使用 |
法人資格 | 有 | 無 |
登記單位 | 公司所在地的直轄市政府或經濟部中部辦公室 | 各地方政府的商業處 |
企業組織型態有哪些?定義、優缺點和適用對象一次看
瞭解如何分辨公司和行號後,接下來會說明常見的獨資、合夥、有限合夥、公司等4種企業組織型態,幫助你根據欲設立的經營模式,找出適合的組織型態。
1.獨資
獨資是行號的一種,一人出資,盈虧自負,適合創業初期或業務規模較小的業者。雖然資金和營運管理靈活,但資金來源有限,擴大難易度也高。
2.合夥
合夥是指由2人以上共同出資經營,財產共有,且皆須負無限清償責任。如果覺得1人經營很吃力,或想要找其他具有專業能力的夥伴合夥就很適合選擇此型態。但因為合夥行使權利義務需要全部負責人的同意,若經營理念不合,則組織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阻礙,窒礙難行。
3.有限合夥
有限合夥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合夥型態,由1人以上的普通合夥人和1人以上的有限合夥人共同出資經營。普通合夥人出資方式包含現金、財產、信用和勞務等,擁有業務執行權,且須對合夥事業付出無限清償責任;而有限合夥人的出資方式則僅限現金、財產,不參與事業經營,僅就出資額負擔有限責任,但只有查閱和承認財報業務文件的權利。
4.公司
公司是一種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組織型態,擁有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與負責人和股東的法律責任分開,能夠以公司名義簽約、擁有資產和承攬債務。公司型態還可以再根據股東所負責任範圍、是否公開發行股份等,細分出有限公司、無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等不同的型態,較適合資本需求高、風險較大的經營模式。但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設立流程和後續稅務申報較複雜,需要遵守公司法規範,若未來想要擴大經營、擴大投資額或有上市櫃計畫,公司型態是較具有彈性和發展潛力的選擇。
此外,現在討論度很高的1人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因成立1人公司無論營業額是多少,所產生的相關成本費用抵扣收入後,若產生所得在新台幣12萬元以上則需要繳稅。由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稅收級距為5~40%,成立公司後營所稅固定稅率20%,以2025年報稅所得淨額區間來看,若綜合所得淨額超過新台幣266萬元,即薪資收入扣除免稅額97,000元、標準扣除額(單身為131,000元 )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000元,也就是您自己一人接案時年收入超過310.6萬元時,即可考慮成立1人公司,雖擁有節稅優勢還可獨立決策,自主性較高。但是公司需要每兩月申報一次營業稅、請會計師或記帳士協助記帳及申報年度營所稅,創業者也要考慮完成這些事項所增加公司的經營成本。
公司型態有哪些?4種公司型態介紹、優缺點和適用對象
圖說:公司型態介紹和優缺點說明
公司可再細分為4種型態,包含無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接下來將針對這些公司型態進行詳細的說明:
公司組織型態1:有限公司
由1人以上出資成立的公司,責任範圍以出資額為限,出資方式包含現金、對公司事業之貨幣債權,以及公司所需之財產和技術等。有限公司的管理責任較彈性,只要股東同意,董事任期不超過三年,但得連選連任,而且除非章程有規定,無論出資額多少,每位股東都有表決權,未來若發展較好,也可以再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要注意的是,有限公司不可公開發行,且每位表決權均等,若決策有分歧則很難形成共識。適合規模較小、人數較少的公司。
公司組織型態2:無限公司
無限公司是由2人以上組成的公司型態,所有股東須對公司債務負無限清償責任。換句話說,只要公司出現虧損或任何一位成員違約,其他股東也必須共同承擔所有債務責任,因此成員之間必須建立高度信任與共識。
無限公司的運作不以股權結構為依據,而是根據公司章程中約定的內容進行管理,例如出資比例、利潤分配方式、管理職責與成員進退條件等。由於所有股東都肩負風險責任,因此多半會積極參與經營,有助於提升決策效率與營運效能。
然而,無限公司風險較高,若遇經營不善,個人財產也可能被拿來清償公司債務。此外,任何成員加入或退出公司,都需獲得全體其他股東的同意。
因此,無限公司較適合成員之間具高度信任、共同商業目標與足夠風險承受能力的小型合作團隊。
在台灣實務上,因無限公司股東須對公司債務負無限清償責任,很少人設立無限公司來經營事業。
公司組織型態3: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由2人以上出資設立,法人股東的人數則不受限制。股東可用現金、公司所需的財產或技術出資,並僅以其所認購股份金額為限承擔責任。相較其他公司型態,股份有限公司具備明確的組織架構與高度資本運作彈性。
公司以董事會作為主要決策機構,設有董事與監察人,並皆有任期限制,有助於公司治理的穩定與組織調整的彈性。此外,股份可自由轉讓,讓股東進出較為方便;若公司有引進外部資金、招募專業經理人或提供員工獎酬的需求,股份也能作為投資與激勵的工具,具備相對完善的資本市場運作機制。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需至少有2名股東、至少1名董事與1名監察人,董事與監察人可選擇出資,也可選擇不出資,董事3人以上需要成立董事會,重大決策須經董事會決議。雖然現行法已取消最低資本額限制,但若未來有貸款或申請補助的規劃,建議資本額設定在50~100萬元之間,能更符合一般金融與政府審查需求。股份有限公司通常適合規模較大、預期將擴張或具多位股東的企業發展使用。
公司組織型態4: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種股東人數較少、成員關係緊密的公司型態,其股份不得在公開市場發行,也限制自由轉讓,所有股權變動皆需依公司章程規定辦理。由於公司治理多半透過章程約定即可完成,有助於減少外部法規干預,強調內部治理的彈性與自主性。
在股東出資形式方面,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接受現金或財產,也允許一定比例的技術或勞務出資(應經全體股東同意),有助於新創團隊用人力與專業換取股權,降低創業初期的現金壓力。這也使得閉鎖性公司成為許多新創企業的首選。
不過,由於法律規定股東人數上限為50人,且股份無法公開發行,閉鎖性公司在對外募資上較為受限,未來若有上市或快速擴張的規劃,彈性會較低。此型態較適合股權集中的家族企業、小型公司或新創團隊,特別是希望掌握公司決策權、避免外部資本干預的經營者。
(閱讀更多:開公司的資本額、公司登記及設立流程、公司組織型態比較表一次看)
公司型態評估考量點有哪些?7個問題幫助選出最適合的公司型態
alt:公司型態選擇評估
介紹完公司型態後,創業者應該思考在這個事業體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進而影響如何選擇適合的公司型態。以下提供10個問題幫助您思考:
1.是否有創業一定要成功的決心?
2.您預計創業的內容與之前的工作經驗有關嗎?
3.您預計要做的是甚麼行業?例如科技業、顧問業、美食烘焙
4.創業股東的人數多寡?您找的股東大家的經營理念皆相同嗎?
5.您找的股東有互補性嗎?例如有人擅長業務的、有人專注在研發的、有人可以整合嗎?
6.是否有精算過創業時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才能讓事業動起來?
7.是否需要門市店面?
8.是否有意合作政府標案或大型企業合作?
9.是否需要批貨,有上下游供應商的問題?
10.未來是否有要擴大經營的打算?
如果想做的事業或想要永續發展,設立公司會是比較好的選擇,有些標案和大型企業合作,資本額及營業額需要一定規模的公司才有機會進行合作,並且貸款上會更加有優勢,也有節稅的作用。
若本身是新創團隊,希望招攬志同道合的專業人才,又不想要被稀釋股權或經營權,選擇有限合夥或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就很適合;但若想要吸引大量資金挹注,選擇股份有限公司會比較有利。
若想更精確評估適合的公司型態,可參考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企業組織型態選擇指南,透過5個問題,協助創業者釐清目前狀況,初步判斷適合的組織形式。此外,也可參考財政部公告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手冊,了解不同型態在稅捐上的差異。舉例來說,獨資與合夥事業無須自行計算與繳納營所稅;但若是公司型態,營業滿1年、課稅所得超過新台幣12萬元,就須依全部所得額課徵20%。
公司型態怎麼選?找全國唯一一站式創業資源平台新創圓夢網
設立公司型態前,除了先確認目前的成員人數、是否能夠承擔無限清償責任、決策管理制度偏好、創業初期資金規模和未來增資計畫,還必須考量事業的性質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多方進行評估。建議在做決定前,先來和新創圓夢網的專業顧問一對一聊聊。
新創圓夢網是全國唯一的一站式創業資源整合平台,整合政府與民間創業資源,搭配實體新創基地、創業諮詢服務和資金解決方案,協助創業者完成自己的夢想。現在就加入新創圓夢網的Line官方帳號,預約創業諮詢一對一服務,或是訂閱電子報獲得更多新創活動資訊。
本文感謝創業顧問:張碧霜會計師(萊博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協助審閱
(如要轉載本文,請以連結形式註明文章來源,舉例:本文轉載自《新創圓夢網》)
延伸閱讀: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