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桃社企競賽暨第十屆尤努斯獎_紡織循環工作坊
由 禾溦設計有限公司 發起

提案緣由
▷ 桃園作為台灣的工業重鎮,紡織相關產業鏈完整,但隨著產業外移與自動化進程,傳統人力密集的打樣與縫製等工種出現大量人力斷層。另一方面,社區中存在大量育兒結束後欲重返職場的二度就業婦女,以及新住民女性,但她們面臨技能落差、缺乏彈性工時與職涯支持等問題,無法順利銜接就業。
同時,台灣每年有超過數萬噸的廢棄布料與邊料被丟棄,未進入回收系統,不但造成資源浪費,也加劇環境壓力。
禾溦設計期望透過「紡織循環工作坊」模式,結合在地廢料再製、彈性訓練與就業場域,培力地方女性並延續紡織技藝,在桃園建立以人為本的社區微型製造網絡,落實永續城市與社區的願景(SDG 11)。
需求區域
▷ 本計畫以桃園作為起點,結合在地紡織資源、社區空間與潛在人力,建立可實踐、可複製的社區式再製平台模型。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流程與經驗,逐步拓展至其他縣市,推動全台的布料循環與婦女就業共創網絡,實現永續製造與社會共融的雙重目標。
專案規劃
▷ 早期採用者為對學習與工作有興趣,願意參與社區課程的新住民女性與地方婦女,無須具備既有技術基礎。禾溦設計透過與社區組織及里辦公室合作,優先邀請具參與動機者加入入門課程與工作坊,建立信任與參與動能。
在基礎能力建立後,團隊會篩選出具備穩定生產能力者,並將實際訂單導入社區,使早期參與者成為首波「能學也能賺」的示範者,為後續擴大社區參與與穩定勞動鏈奠定基礎。
▷ 針對紡織業的資源與結構問題,禾溦設計提出「布料再生共享平台」作為解決方案。我們自身每年生產十萬套服裝,便是平台的第一批布料供應者,並主動串聯桃園地區中小型成衣廠、設計單位與布商,建立布料分類、篩選與再利用流程。
這些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布料,將經由我們轉介至社區,再由接受訓練的婦女進行再製,產出實用商品,如圍裙、提袋、社區制服等。此方案不僅解決廠商廢料問題,更創造實質的循環經濟,並讓布料成為連結產業與社區的新媒介。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6-23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6-22審查中
發起單位:禾溦設計有限公司
單位身份:公民
專案負責人:蔡沛霖
專案期間:2025-04-14 - 2025-12-31
聯絡方式:張庭筠 0975925998
相關連結: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6-23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6-22審查中
發起單位:禾溦設計有限公司
單位身份:公民
專案負責人:蔡沛霖
專案期間:2025-04-14 - 2025-12-31
聯絡方式:張庭筠 0975925998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