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桃社企競賽暨第十屆尤努斯獎_讓洗手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由 輕點綴香氛設計學苑 發起

提案緣由
COVID-19 疫情雖已邁入共存階段,近期卻再度升溫,2025年6月疾管署針對醫療與長照機構重啟防疫通報制度。這提醒我們,洗手仍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防疫手段,而要讓洗手成為習慣,必須從文化與生活中滲透,從一雙手出發。
但根據2023年疾管署調查,有超過六成民眾無法正確執行「濕搓沖捧擦」五步驟,學齡前兒童與高齡長者更因認知或行動落差,處於防疫與衛教的「空窗帶」。單靠宣導已難改變日常習慣,因此我們決定用更有趣的方式介入,讓洗手變得有「感覺」。
「皂黏土」是我們開發的創新媒材,採可自然分解、無毒食用等級配方製作,不僅可捏塑成創意造型,還能直接拿來洗手,將「衛教」變成一場創意體驗,孩子願意玩、長者能參與。這項產品的開發同時回應了環保減塑、碳足跡降低與教育創新等多重永續議題。
醫學研究指出,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有助延緩失智症狀,亦可促進兒童的腦部發展與創造力;而「動手做、自己洗」的過程,更能提升身體記憶與日常自理能力。這是我們選擇用「皂黏土」來打開社區洗手文化的原因。
更關鍵的是,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教案與活動,創造婦女的再就業機會。許多中高齡婦女面臨家庭照顧與彈性工時的需求,無法進入傳統職場。我們透過講師培訓與帶領社區教學,讓她們從一次場次的帶領、到課程開發、再到品牌合作,逐步打造可持續的兼職收入與社會參與角色。
目前團隊已與台中、彰化地區的婦女組織、社區教會、社宅與學校合作,建立初步的課程架構與操作模式,未來將持續擴展合作場域,複製推廣至更多地區。
我們相信,玩出洗手新文化,不只是環保或衛教,而是一場讓每個人都能「動手參與改變」的社區行動。這項計畫不僅落實SDG 3(良好健康)、SDG 5(性別平權)、SDG 8(體面工作),更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中,種下永續改變的可能。
📊 資料來源:
● 疾病管制署《民眾手部衛生行為調查報告》,2023
● 衛福部《失智症防治政策綱領》,2022
● 教育部《幼兒發展評估量表使用手冊》,2021
需求區域
本專案以台中市為主要推動區域,據點位於山線地區(近太平勤益科大),交通便利,適合熟齡婦女參與教學與創業。現階段需求場域涵蓋社宅、婦女組織、學校、教會與市集,已與婦有商號、台中市婦女企業諮詢協會等在地單位合作。學生來源橫跨中部地區,包含來自彰化之跨區學員,顯示本專案具備可擴展至中彰投的區域潛力。
未來規劃串聯在地創生據點與地方政府計畫,逐步建立講師群與分點教學模式,推動永續教育與熟齡就業機會,實踐 ESG 課程與產品在中部地區的落地與擴散。
專案規劃
台灣中高齡婦女再就業困難,家庭照顧責任與年齡歧視,讓許多有能力的媽媽們被迫脫離職場。另一方面,疫情反覆、洗手觀念薄弱,孩童與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衛生觀念,社區教育與衛教介入不足。
然而,預防勝於治療,我們能不能設計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方式,讓洗手、減塑、健康教育不再枯燥,還能創造工作機會?
🌸 解決方案(創新做法)
我們透過「可自然分解的無毒皂黏土」,融合衛教、創造力與生活美感,設計出適合親子、長者與婦女的互動課程:
- 孩童透過創作喜歡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 長者動手預防失智,延緩退化。
- 中高齡婦女學習技術,成為具收入來源的講師或製作人才。
我們已與婦女團體、市場、社區、社宅、學校簽署mou合作,並逐步培養具教學與接案能力的講師,形成可擴展的永續社會行動。
👩👧 團隊簡介
提案團隊「輕點綴香氛設計學苑」由創辦人李佳綺領軍,具設計專業與永續手作教學經驗,結合香氛美感與減塑理念,2024年起推動「香氛 × 永續 × 女力」計畫,曾獲:
- 2024 新女力創業加速器補助獎
- 2024 台中市婦女企業諮詢協會 卓越領袖獎
- 2025 樂齡創業家競賽第一名
目前已有2位種子老師,今年預計培育5位婦女講師,推動至多元社會場域。合作單位包括:婦有商號、台中市婦女企業諮詢協會、全球第89所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勤益科大)。
🎯 專案目標
- 完成 15場走入社區的皂黏土衛教體驗活動
- 培育 5位可獨立接案與教學的中高齡婦女講師
- 建立永續教材模組,拓展至企業ESG合作、十大伴手禮商品開發
- 推動「洗手行動文化」,結合創作、衛教與社區陪伴
🛠️ 執行策略與階段規劃
第一階段(至2025年底)
- 完成15場次衛教推廣活動
- 完成5位婦女講師技能訓練與教學實習
- 累積600人次參與,建立教學模式、活動紀錄與品牌視覺資料
- 打造可複製、具成效的社區行動範本
第二階段(2026年起)
- 承接企業ESG合作案與員工健康活動
- 參與台中十大伴手禮,商品與課程同步推廣
- 建立微型創業接案平台,讓婦女能自主創收
- 整合與再開發線上課程,形成教學延伸資源庫
🌍 預期社會影響
- 衛生與健康教育落實:培養孩童洗手習慣,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 婦女再就業:透過教學與製作機會,提升自信與收入來源
- 環境永續推廣:使用可分解材料、降低塑料清潔瓶使用、促進減塑生活
- 社區共創文化:社區、學校、教會共同參與,增進交流與支持網絡
💰 資金運用計畫
項目 |
金額(NTD) |
說明 |
教具製作與衛教材料 |
30,000 |
含無毒皂黏土、工具包、教學配件、包裝 |
婦女講師培訓與實習補助 |
40,000 |
培訓費、交通補貼、教案指導 |
活動場地與社區場域協力 |
10,000 |
支付場地租金或回饋、場地布置費 |
品牌與推廣設計費 |
30,000 |
視覺設計、攝影紀錄、社群宣傳 |
專案行政與紀錄管理 |
10,000 |
整合報表、紀錄撰寫、成果簡報製作 |
總計 |
120,000 |
🔗 SDGs 目標對應
- SDG 3:良好健康與福祉 – 推動正確洗手文化與預防保健行動
- SDG 5:性別平權 – 創造婦女再就業與創業機會
- SDG 8:促進包容與永續的經濟成長與體面工作 – 建立微型創業平台與接案生態系統
🌟 成功案例分享
我們已經看見希望的種子發芽——
一位曾從事居家清潔20年的媽媽,因長期接觸化學清潔劑,雙手受損嚴重。她參與我們的無毒手作課程後,深深認同「安全、環保」的生活理念,如今已成為我們的核心講師之一,在教學中找回自信與尊嚴。
另一位學生運用皂黏土的「糕餅皂」技法,成功接下新竹在地創生合作案,設計出客製化的「客家紅粄皂」,將文化、創意與永續結合,成為特色伴手禮。這證明皂黏土不只是衛教工具,更能創造具接單潛力的微型創業產品。
這些案例顯示——當婦女擁有一技之長,她們不僅能自由接案、有彈性工時,更能兼顧家庭與經濟,真正走向「有選擇、有能力」的再就業人生。
我是佳綺,一位走進香氛的設計師,但是我人生的上半場跟香氛沒有直接關係,過去我曾在百貨公司銷售10年也在YMCA長照據點擔任主任擁有日本促進健康與預防延緩證書,然而一場膝蓋受傷讓我無法再外出久站工作又遇到中高齡就業困難,無法讓我有收入可以兼顧家庭。所以我用設計專長和手作教學翻轉我的人生下半場,也希望幫更多和我一樣的中高齡媽媽,找到教學與收入的可能。
我們用可自然分解、可食用的皂黏土,教孩子們洗手,陪長者動手做,延緩退化。更重要的,是讓媽媽們一邊照顧家庭,一邊有收入、有尊嚴。
今年,我們預計完成15場教學、培訓5位種子講師,並邁向企業禮盒合作、十大伴手禮評選。這不只是公益課程,更是一場 永續+衛教+就業 的社會創新行動。
你的一筆捐款,就是一雙媽媽的手,
幫助她再次站上工作講台,也讓孩子從創作中學會洗手、懂得保護自己。
我們不是在教做手工藝,而是在推動一場真正「從生活出發」的減塑行動、衛教革命與婦女就業翻轉。
🌱 一個你也能參與的社會設計,一起讓台灣更健康、更有溫度、更有未來。
📣 立即支持「玩出洗手新文化,創造就業新機會」,
讓更多家庭、學校與社區,透過一塊無毒皂黏土,洗出笑容、洗出希望、讓洗手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6-23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6-22審查中
-
專案持續更新中
-
2025-06-23案件正式審查通過
-
2025-06-22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