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社創標章

{{(language == 'en' ? 'good island' : '日裏文創事業有限公司(果嶼)')}}

本關鍵字採用 LDA 主題模型分析,並由 AI 演算統計歸納,僅供參考。(資料時間:2025/08/27)

聯絡電話:02 -27322792
單位對外聯絡人:Sam Huang
電子信箱:rililife.studio@gmail.com
公司地址:108 臺北市 萬華區 大理街160巷24弄18號2樓
英文名稱:good island
組織總類:營利
組織類型:公司
行業別:批發及零售業
中類行業別:零售業
負責人:黃子軒
員工人數:11
成立時間:2019-07-05
統一編號:82919648
資本額:500000
登記年度:2020
財務資訊:營利事業
盈餘預計投入社會使命:20%
接受政府補助占全年總營收:0%

商品服務

美食飲品
島嶼果風糖磚 -冰糖百香寒天
建議售價:240 元
美食飲品
島嶼果乾水
建議售價:250 元
美食飲品
CSR企業贈禮規劃
建議售價:2000 元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關於土地的,關於小農的,關於那些應當做的,應該關心的。
 
一次因緣際會下,我們在鄉下看見大量散落一地的水果,詢問農夫後才知曉,這些水果撇除腐爛的不談,大部分僅因賣像不符合市場規格與標準,不被中盤商所收購,只能留在原地無法進入市場,對於如此心疼的景象,我們不斷詢問自身能如何幫這些「歪果」賦予新價值,有重新進入市場的機會,並達到「農業價值再造」的目的。因此我們成立了「果嶼  good island」品牌。

「果嶼  good island 」將「以農為根,以果為本」視為品牌初衷與理念,重視環境,更尊重生命。因此我們與小農進行合作,以協議價格收購賣像不佳的水果與生產過剩果物作為產品原料,製成果乾與果醬等加工品並加以設計做成禮盒式包裝,賦予每一顆水果新生命作為伴手禮之樣貌。
 
我們更近一步透過「附加無形價值」試著將田地裡的人文故事傳遞到人們心中。從一甲子的鳳梨田到檳榔香蕉混種的有機香蕉田,五個不同的小農故事被拍成短片,在網路上產生效應,讓更多人認識到歪果這個議題。
 

歪果,是什麼?
因為賣相不佳而被挑出的「次級品」,和一般的水果的甜度和果肉品質其實沒太大差異,但體積過大或過小,放不進禮盒,長的歪了,生產多了,最後就不被愛了。
「  重新定義,今天開始不說次級品,就叫做歪果吧! 」
果嶼對這些在最初就被挑除的水果,提出了「歪果」這個名稱,讓這些「長的不正的水果」也能進入市場,還能變成人人稱讚的美味佳餚。
傳遞對食物的珍惜,更讓土生土長的水果們能有新的春天。果嶼用簡單的文字,讓農民辛勤的成果變作餐桌上美味的果醬和果乾。


「農民的心血都不該被浪費,每顆水果都值得被珍惜。」這是果嶼團隊的初衷,也是果嶼團隊努力在做的事,我們期許讓更多小農人文故事傳遞到人們心中,使影響力能長期延續。讓土地、歪果與小農連接在一起,使更多人關心這些被浪費的水果,關心這些應當關心的事。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服務內容可由以下四點進行說明:

1. 與小農合作,以「農伴機制」價格收購歪果
與農民訂定合作計畫,以農伴機制價格收購歪果。
由於歪果本為農民認為較無經濟價值之物,因此收購價格的制定將低於一般產地直銷價,但仍制定合理價格以保障農民之利益,以創造雙贏。另我方也能以較低成本價購入原料貨源,並擴展社會影響力。

2. 進行「有形」與「無形」價值加值與轉化
此為我方品牌「果嶼」價值之所在。在我方未擔任協助價值加值與轉化之角色前,小農每次採收時的歪果只能用作自食或作為肥料,無法產生經濟價值,但果嶼介入後將歪果收購加值轉化為商品重新進入市場中,使其重獲新生之價值。

一般而言,歪果因被盤商淘汰所以無法順利進入超市或賣場中,因此消費者難以用購買歪果作為支持小農之行動。而果嶼將其轉化為商品並賦予理念價值時,消費者則能以購買歪果乾系列商品作為支持小農之行為。

我方營運初期以果乾與果醬作為理念承載體,以直接販售商品之形式使果農心血走入消費者。並藉包裝設計與品牌理念告訴大眾,在這座富含水果的島嶼中,每顆被用心澆灌的果物,無論外表優劣與否,都應該被驕傲著。

此外我們也將實際踏查果園後的現象(如小農種植水果時遭遇的狀況、因市場機制而淘汰的歪果現象、用心栽種背後的人文故事等)轉化為產地紀錄短片,並發佈於網路上獲得一定程度之迴響,希望以此方式促使閱聽人主動了解與搜集相關議題資訊。

3. 以行銷策略帶動商品銷售與文化推廣
本團隊因實際體驗果農生活與看見藉賣像劃分水果等級之現象,心中多有不捨之感觸,故希望藉由行銷策略、教育活動、議題企劃、群眾募資等計畫,促使大眾透過觀看、聆聽與參與等方式感受我方欲傳達之理念並產生情緒,進而誘發思考與聯想,最終除對商品產生認同外,也願意主動關心小農所付出之心血。

實例:
(1) 與王道銀行合作綠色消費力活動
王道銀行秉持「任何商品的產生都無法避免消耗自然資源,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購買相對顧及環境保護和社會公平的產品,綠色消費,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就可以做的改變之一。」
只要透過王道銀行專屬信用卡消費果嶼商品,除可計算碳排放量外,更可以獲得響應綠色消費而回饋的回饋金!

(2) 參與【誠品生活expo肖年頭家計畫】
本品牌商品結合設計與人文訴求之理念為許多通路所認同,故我方順利入選誠品生活expo肖年頭家計畫,也因此活動之曝光效益使我方受台北101紀念品部邀約參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果嶼 good island」是屬於日裏文創事業有限公司的品牌,核心團隊擁有多元專業背景,包括企劃執行、視覺設計、影像製作、食品研發等。

我們以價值轉化為核心,透過多方經驗,將品牌理念轉化為有形和無形價值,商品設計實體表現,行銷規劃為理念傳遞媒介。

與農友的連結不僅是上下游貿易,更注重有溫度的交流,發展了「農伴機制」,與農民共創雙贏。每月拜訪不同農友,搜集產地相關議題,呈現土地背後的人文故事。

在縱向整合和高度執行力方面,我們以「產地直送」方式採購原物料,自行規劃與執行聯繫、原料進貨、洗選、製作、包裝、通路洽談、銷售、行銷策略。除自身品牌外,積極與吐司店、飯店業、零售業、特色商店、美妝業、精品業、手搖飲等合作,賦予水果新生命,打造獨特伴手禮。

-2024年度,果嶼團隊完成了以下事件-

1.與【26TH 台北電影節】合作,並推出聯名影人贈禮與觀眾贈禮。

2.與【有責商行】及【達永眞善美文教基金會】及18家社創品牌合作,「好島集」-果嶼永續概念店

3.與【玩轉學校】合作「一千元創業計畫」的教育活動。

4.與【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合作「新年聯名禮盒」計畫。

5.獲 114年Buying Power社創選品 入圍

6.獲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城鄉特色產品專案】入圍品牌

7.獲 台北市 社會企業ESG產業媒合(社會影響力典範)品牌

8.與【遠東香格里拉大飯店】推出中秋聯名禮盒

9.進駐 【華山文創園區】 夏季快閃專櫃

10.參與【永豐餘 100週年】特輯活動

11.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Blue Box Bar 活動

12.贊助金馬入圍長片【小雁與吳愛麗】首映活動

13.三度與【city'super】 聯名 熱紅酒香料包

14.與【學學文創的設計師之夜】合作,推出聯名島嶼風味特調

15.產品進駐香港【city'super 全門市】

16.於 【台北永康街】增設自營新門市

17.獲 台北市政府 【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補助單位



-2025 年初 大事記-

1.於 【台北永康街】增設自營新門市

2.獲 台北市政府 【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補助單位

3.於【台北車站捷運地下街】增設自營新門市

4.與【新北住都中心】合作「新年禮盒」計畫

5.與【27TH 台北電影節】合作,並推出聯名影人贈禮與觀眾贈禮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在現有的商業環境中,販售果製商品的業者鮮少有專注於發揚社會價值的品牌,與其相對地,果嶼合作之對象選擇的是台灣在地數十位小農,且主要採行自然農法、有機栽植,在減少農藥施作、守護環境的前提下,合力孕育台灣在地水果的新價值。

除了以協議價格(低於市場收購價,高於種植成本價)收購原將被傾倒或銷毀的歪果,來為本土小農增加實質上的助益之外,果嶼更進一步經營無形價值的轉化。透過實地深入採訪小農後製作之影片、文字報導,誘發民眾思考,認識歪果浪費、本土務農人口老化、自然農法的折損與目前技術上的困難等諸多台灣農業面臨的議題。

此外,相較於經由盤商的傳統固定果物交易模式,果嶼亦積極創造群眾募資、小農市集、與知名百貨合作推廣等數個新興之交易窗口,除了台灣民眾也接觸亞洲、美洲等地之國外客人,得到真實回饋與支持,翻轉小農原可能遭遇到的困難境遇。

綜觀來說,果嶼的社會影響力成效有三:(一)由商業面觀之,果嶼透過企業的力量,搭起小農與消費者的橋樑,解決過去歪果被浪費的狀況,亦為果製商品創造了新的銷售機會;(二)由教育面觀之,果嶼發揚社會企業的價值與責任,讓原先默默耕耘的小農有了被理解、被支持的管道,以網媒傳播讓大眾參與農業價值再造的過程;(三)由農業面觀之,果嶼致力於拉近農友與大眾的距離,透過市場肯定歪果的價值,間接鼓勵國內農業朝向友善環境之自然永續方向努力。

綜上所述,果嶼僅在1年之餘,便已在促進友善農法、提升本土農產價值、創造果物新興交易模式、激發果農提升技術生產動機、解決歪果浪費的社會議題......等眾多層面上,具有實質上的貢獻,且預計擴大業務規模,期能持續注入力量,為台灣農業永續議題提供更多可能性。

{{(language == 'en' ? 'More' : '更多內容')}}
{{(language == 'en' ? 'Share Cases' : '文章履歷' )}}
{{(language == 'en' ? 'Activity resume' : '活動履歷' )}}
{{(language == 'en' ? 'Browse the proposal' : '提案履歷' )}}
{{(language == 'en' ? 'Results Window' : '成果櫥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