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 ? 'Data Hub Ltd.' : 'Data Hub(線性迴歸有限公司)')}}

本關鍵字採用 LDA 主題模型分析,並由 AI 演算統計歸納,僅供參考。(資料時間:2025/08/27)

聯絡電話:0933105036
單位對外聯絡人:創辦人 洪欣渝
電子信箱:datahub.taiwan@gmail.com
公司地址:103 臺北市 大同區 敦煌路68號
英文名稱:Data Hub Ltd.
組織總類:營利
組織類型:公司
行業別: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
中類行業別:資訊服務業
負責人:洪欣渝
員工人數:3
成立時間:2024-06-18
統一編號:96772969
資本額:100000
登記年度:2025
財務資訊:營利事業
盈餘預計投入社會使命:10%
接受政府補助占全年總營收:0%

商品服務

創意科技
捐款人分析專案
建議售價:依專案內容定價 元
創意科技
數位轉型顧問
建議售價:依專案內容定價 元
創意科技
AI 工具培力課程
建議售價:依專案內容定價 元

{{(language == 'en' ? 'Social mission' : '社會使命' )}}

【我們關注的議題】
「數位落差不只存在於城鄉之間,也在產業間。」當數位時代來臨,企業紛紛投注資源在導入 AI 工具,非營利組織卻因「無法負擔科技成本」與「缺乏跨領域人才」而與企業有龐大的數位落差。數位工具能減少繁瑣的文書作業時間,協助組織提升效率;而數據能夠輔助組織擬定決策,更精準的檢視服務與效益的關係,將寶貴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更是資源相對有限的社創組織需要的。Data Hub 期待解決這樣的數位落差,減少數位科技的近用成本,以實現數位平權的目標。

為甚麼社創組織難負擔科技成本?
- 組織經費吃緊,無法負擔科技人才的人事成本。
- 捐款運用需考量大眾觀感,可應用在行政人事的比例受限。
- 資訊系統需要不斷更新和維護,開銷大且需長期投入。

為甚麼缺乏跨領域人才?以數據分析為例,分析非常需要產業知識與經驗,但為何橫跨社創與資料科學兩領域的人才卻非常少?
- 薪資難與科技業競爭。
- 組織業務吃緊也缺乏具資訊背景的人,難進行面試與招募。
- 外包廠商開價高,非營利組織較難與其合作,無培育跨域人才的場域。

【我們的使命】
Data Hub 以數位平權、數位轉型與跨域人才培育為核心價值,致力於協助非營利組織實現數位轉型,提升運作效能與社會影響力。我們提供數據分析專案合作、數位轉型顧問輔導及培力課程設計,幫助組織以最小成本獲得高品質數據服務,解決資料應用與數據團隊成本問題。以數據驅動為核心,支持精準決策與資源分配,並培育融合科技、數據與社會影響力的跨域人才,推動公益組織發展,邁向更包容、公平與可持續的未來。

{{(language == 'en' ? 'Business' : '營運模式' )}}

秉持著 Data for Social Good 的精神,Data Hub聚集具相同理念的資料科學家,協助非營利組織建立資料庫、分析數據以及培訓人才,讓數據成為 NPO 改變社會的助力,我們嘗試用資料科學解決社會問題,減少數據使用的不平等。

期待以 Data Hub 做為數位應用中心,提供數據相關服務,包含數據分析專案合作、數位轉型顧問輔導、培力課程設計等,幫助社創領域數位轉型,讓組織能夠以最小成本獲得高品質數據服務,解決組織有資料不知道怎麼應用和無法負擔數據團隊成本的問題。

如何解決社創組織「無法負擔科技成本」的問題?
-數據中心:非營利組織可將數據分析與數位工具開發等需求外包給專業團隊,無需自行建立高成本的內部數據部門。

如何解決社創組織「缺乏跨領域人才 」的問題?
-跨域人才:連結數據分析師與非營利組織,提供其累積經驗的場域。
-數據整合:串聯非營利組織資料庫以完善社創領域的量化資料,為學術研究與政策分析奠定基礎。

具體如何協助非營利組織應用數據?
-捐款人分析:梳理過去五年捐款資料,透過趨勢分析、交叉分析、捐款人特徵分析等方式,協助組織檢視募款狀況與歷年成長。
-數據儀錶板建置:利用 Looker Studio 協助組織建立數據儀錶板,節省每月整理數據的時間,亦可進行數據交叉分析,即時追蹤專案成效。
-個案資料庫建立與分析:整合社福個案資料與指標,利用文字探勘分析質化描述,給予指標修訂建議,以及統整個案共同需求,將社工過往工作觀察到卻苦無數字佐證的現象數據化。
-活動成效統計檢驗:以統計方式檢驗前後測問卷分數是否有顯著進步,並進行區域與參與群眾的比較分析,協助組織進一步量化影響力。

{{(language == 'en' ? 'Current status' : '現況與年度成果' )}}

【專案成果】
2023 年成立至今,透過公益計畫、國科會「智慧包容 科技包容」計畫以及專案合作等方式,累積協助 13 個社創組織、執行 18 個數位專案、開設 2 場工作坊,專案內容包含捐款人分析、數據儀錶板建置、個案資料庫建立與分析、活動成效統計檢驗等。

2024 年,我們延續資料科學公益計畫,幫助組織面對多點服務與人力吃緊的挑戰,運用文字探勘萃取個案紀錄中的關鍵指標、建置資料庫,以及舉辦數位工作坊,協助一線工作者應用數位工具提升行政效率;同時也分析捐款資料,打造互動式儀表板,幫助組織更了解支持者。

年中,我們參與國科會公民智慧培力計畫,以輔導老師的角色,協助多個組織盤點問題、共創數位解方與落地實行;也擔任工作坊講師,與 16 組花東地區組織共同探索資料視覺化、資料庫建置、ChatGPT 等數位工具的應用,強化內部決策與策略溝通。

我們也持續與地方組織合作,導入志工出勤系統,減輕行政負擔並提升高齡者數位參與;設計彈性化個案管理資料庫,回應服務現場的多元需求;進行志工調查與分群分析,優化志工經營策略,看見更多數位科技參與一線服務,為非營利組織帶來的實質改變。

年末,我們榮獲 TiC100 社會創新實踐家的獎項,也獲選為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第九期育成團隊,感謝所有夥伴的參與,讓 Data Hub 能持續用數據支持有意義的社會行動!

【獲獎紀錄】
-第八屆「尤努斯獎:社會創新與創業競賽」 社會影響力組冠軍
-2024 TiC100社會創新實踐家 創業行動力獎

{{(language == 'en' ? 'Social influence' : '社會影響力呈現' )}}

【影響力行動成果】
協助10個社創組織推動數位轉型(涵蓋5個顧問輔導專案與5個深度合作專案),共執行16個數位專案,並於花東地區舉辦2場工作坊,與40位參與者共同探索數據在社福領域應用的各種可能。專案內容橫跨捐款人行為分析、數據儀錶板建置、個案資料庫建立與分析,以及活動成效統計檢驗等領域。

【永續影響力】
-SDG9 產業、創新及基礎建設:協助非營利組織建立完善的數據基礎設施,透過資料庫和數據管理系統的搭建,為組織奠定堅實的數位基礎,並藉由數據分析及數位工具的應用,提升組織在服務上的創新能力。同時,採取共享數據團隊的方式,幫助組織降低數位轉型的技術門檻與成本,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SDG10 減少不平等:我們致力於縮小數位資源的差距,幫助資源有限的非營利組織取得專業的數據分析服務,確保數據使用的平等性。通過培訓課程與數據顧問服務,我們賦能偏鄉組織,提升其數位能力,減少由於技術差異帶來的不平等。

-SDG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積極與非營利組織、企業、政府和學術機構建立跨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數據應用和社會創新。透過數據共享平台和專業團隊,實現資源的整合與共享,與組織協作解決社會問題,並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language == 'en' ?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 '公司章程揭露' )}}
{{(language == 'en' ? 'More' : '更多內容')}}
{{(language == 'en' ? 'Share Cases' : '文章履歷' )}}
{{(language == 'en' ? 'Activity resume' : '活動履歷' )}}
{{(language == 'en' ? 'Browse the proposal' : '提案履歷' )}}
{{(language == 'en' ? 'Results Window' : '成果櫥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