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新訊
:::
創業新訊
瀏覽新創圓夢網上的最新訊息報導,包括創業政策、相關新聞與活動報導等。
創業新訊

新聞桃園新創之星選拔三強 取得進軍矽谷門票

發佈日期:2021.04.21
創業觀點-桃園新創之星選拔三強 取得進軍矽谷門票主要照片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7月19日在中央大學,舉辦第2屆桃園新創之星前進國際選拔暨國際論壇,號召全台有志進軍國際的優質創業家們爭取前進矽谷的三強門票,並邀請國內外知名講者與導師剖析全球新創及投資趨勢等超過百位貴賓及國內外合作夥伴共襄盛舉,提供新創團隊、國際投資者、新創服務業者三方媒合契機,協助更多優質台灣新創團隊插旗世界版圖。

第2屆新創之星選拔大賽共有31組團隊報名,入圍決賽的8強團隊,包括已在美國成立公司的MOFILY團隊等。選拔結果,第一名為NexRetail深智科技公司,專為零售業建構的B2B軟硬體數據服務平台,第二名為參加美國加速器及募資,以海洋塑膠汙染裝置,在美國尋找客戶的Micro PC點點塑。第三名ALCHEMA為IoT物聯網釀蘋果酒裝置。特別獎skyerX為空拍機內容交易分享平台,平台從桃園直接到美國發展。

桃園市為「亞洲‧矽谷」的心臟,自2013年以來第3度獲得國際智慧城市論壇評選為「全球7大智慧城市」 (Top 7),其創新研發能量豐沛。而且桃園市已規劃設置三大三小創新基地,提供進駐基地內的青創團隊豐富創業資源、專業諮詢輔導與市場鏈結機會。

為扶持更多青創團隊接軌國際,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持續辦理「桃園新創之星選拔」,增加新創團隊能見度及競爭力。第一屆桃園新創之星得獎者-人類皮膚益生菌研發團隊P- microbiome及機車安全帽VR相機研製團隊MOFILY,透過青年局計畫輔導與薦送美國矽谷加速器,P-microbiome已在美國積極研發新技術,MOFILY已在美國成立公司,市場聲勢看漲。

新創之星選拔大賽,通過初選晉級前8強決賽團隊,採取美國矽谷3x3Pitch方式 (3分鐘英文提案簡報及3分鐘問答),並邀請6位國際知名新創及創投領域專家擔任評審,包含美國重量級新創顧問MichelleE. Messina、美國中經合集團 (WI Harper)合夥人陳儀雪、鳴周科技執行長劉元平、經濟部工業局專案經理施煥旭、曉數碼娛樂科技基金投資者薛慶煌、日本創投Infinity Ventures合夥人顏伯恩。

決選團隊依據新創團隊商業模式成熟度、海外市場拓展經驗及策略及是否具有全球社會影響力等各大面項,選出冠軍、亞軍、季軍三名優勝隊伍。總獎金為新台幣50萬元,更可免費接受美國前500大加速器培訓,參與全球最大新創年會的美國TechCrunch Disrupt SF創新創業展及展前培訓,快速貼近美國市場提高國際能見度。

國際論壇陣容堅強,邀請美國重量級新創顧問、《Decoding Silicon Valley矽谷揭密》作者Michelle E. Messina來台分享專題「How Cities Help Entrepreneurs and their Startups to Thrive城市如何點燃全球創新」。

論壇中分享,大部分創業者資源匱乏導致失敗率高,政府應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從支持新創網絡社群、發展科技聚落,到創造市場商機;只要擁抱多元、開放思維,打造友善創業環境,就能吸引優秀人才與新創服務業者競相投入市場,實踐無限可能。

圓桌論壇邀請美國中經合集團副總裁孫紹祖及決賽評審團針對「亞洲AR IOT投資及趨勢與案例」及「如何成為下一個Facebook」兩議題進行深度對談。期許透過與國際新創生態圈密集交流,將國際經驗帶回桃園新創聚落及基地,點燃桃園在台灣和亞洲的新創之火。


【資料來源:聯合報】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創業家的資本快車道 助攻新創邁向成功
新聞創業家的資本快車道 助攻新創邁向成功
為協助新創企業掌握資本市場發展契機,證券櫃檯買賣中心(Taipei Exchange)於114年9月9日,與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華民國創新創業服務協會共同舉辦「創業家的資本... ......繼續閱讀
2025.09.10
因應美國關稅新政,經濟部產業支持措施全面受理申請
新聞因應美國關稅新政,經濟部產業支持措施全面受理申請
為減緩美國關稅新政策所帶來的衝擊,行政院已公布「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受影響產業進行調整。我國自8月7日起適用20%「暫時性稅率」,在特別預算通過前,政府將先以「移緩濟急」方式,給... ......繼續閱讀
2025.08.11
和產業站在一起 龔部長就職首日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
新聞和產業站在一起 龔部長就職首日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
行動創新AI內閣2.0展現行動力,經濟部龔部長上任首日(9月1日)隨即與產業公協會展開對話,邀請七大工商團體,包含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 ......繼續閱讀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