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新訊
:::
創業新訊
瀏覽新創圓夢網上的最新訊息報導,包括創業政策、相關新聞與活動報導等。
創業新訊

新聞科技部成立「國際產學聯盟」 仿MIT產學自成生態圈

發佈日期:2021.04.21
創業觀點-科技部成立「國際產學聯盟」 仿MIT產學自成生態圈主要照片

為了讓台灣的大學及企業創新研發能量,能夠與全球產業供應鏈接軌,科技部宣布推動「國際產學聯盟」,鼓勵大學結盟國內外一流廠商,導入產業資源至學界,打造創新生態圈,讓學術研究達到加乘效果。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未來4年將藉由聯盟成立,目標吸引200家以上具代表性國際企業加入,預計能帶動40億元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學界,培育4000名以上人才。此產學聯盟目標將放在吸引國際具代表型企業,例如Google、AI等公司,比以往的產學合作規模更大,也更具國際化指標。

「科技、創新、人才是未來國家競爭力!」陳良基指出,大學是養成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基地,過去產學合作,大多為單一研發導向,由部內挹注經費讓學校進行研發,未來將由企業導入資源,與學界合作自成生態圈,讓產學雙方都能自給自足,不再須仰賴部內補助經費,因此補助經費也將逐年遞減。

科技部表示,整體過程可分為3D1C四個階段,首先為Discevery(發現):企業帶來國際最新的市場球與趨勢,提供學界探索方向更貼近市場需求;其次為Develoopment(發展):透過產學合作讓學界了解業界運作方式,省下畢業後摸索時間;再來為Delivery(傳遞):經過實作演練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能量,加入生態圈中;最後是Commercialization(商業化):針對市場需求,將研發技術商品化,創造最大的研發成果產值。

陳良基表示,台灣擁有許多優秀的研發能量和團隊,但是一直缺少走向市場的臨門一腳。他以美國MIT為例,該校的產業聯絡計畫(ILP)透過具資深業界背景的專家,幫助企業了解最新的MIT研發狀況,提供切合需求的資源給會員公司,並且針對研發投資與技術授權給予建議等,這些經驗都值得台灣借鏡。

陳良基指出,目前已有公私立大學及科大共16所申請,涵蓋AI、生技醫藥、航太工程、半導體等領域,預計9月底公布核定補助名單,不限核定校數,將依各校研發能量與規模酌予補助。未來每個聯盟所設的產業聯絡中心,將打破固有學校的薪資框架,吸引專業人才進入校園服務,並且建立績效獎勵制度及會員分級制度,讓學術服務朝向有價化。

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計畫作業要點


【資料來源:聯合報】

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

其他推薦文章

勞動部已啟動天災臨工等三大措施 助民眾颱風後家園重建
新聞勞動部已啟動天災臨工等三大措施 助民眾颱風後家園重建
為了協助全臺各地在丹娜絲颱風後的家園復原重建,勞動部已啟動提供天災臨工等相關協助措施,並在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設立服務窗口,主動聯繫災區失業者,提供短期就業機會、各類職業訓練課程及創業貸款還款緩衝措施等... ......繼續閱讀
2025.07.15
和產業站在一起 龔部長就職首日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
新聞和產業站在一起 龔部長就職首日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
行動創新AI內閣2.0展現行動力,經濟部龔部長上任首日(9月1日)隨即與產業公協會展開對話,邀請七大工商團體,包含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 ......繼續閱讀
2025.09.02
經濟部多管道協助企業降低匯率及營運風險
新聞經濟部多管道協助企業降低匯率及營運風險
面對近期新臺幣匯率波動對企業營運帶來的挑戰,經濟部為協助進出口導向之中小企業穩定營運,啟動「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結合金融機構資源,推動三項重點措施,包含強化避險工具的宣導與應用協助、推動金... ......繼續閱讀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