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的智慧製造資源地圖—政府資源不再遙不可及,數位轉型從這裡開始!
身為創業者,你可能早就聽過「政府補助」、「專案貸款」這些詞,卻總覺得它們好像只屬於別人的世界——門檻高、流程複雜、不知道從哪開始。別擔心,其實你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 很多中小微企業主也都曾卡在「想轉型,卻不知道怎麼開始」的階段。
我們的目標,就是幫你解開這層神秘面紗。
以「智慧製造(Smart Manufacturing)」為主題,新創圓夢網將政府資源重新整理,把看似複雜的補助、輔導等資金/資源,轉化成一張簡單清晰的指引地圖,幫助你依據企業在數位轉型(DX)不同階段與需求,快速對應出可以使用的資源與方案。
本資源地圖會帶你認識:
●各階段企業適用的補助/貸款/投資/輔導等方案
●可申請的資源類型與用途
●每階段代表性資源與申請建議
不論你正處於數位轉型的哪一階段—— 是剛開始接觸數位工具?準備導入 AI 技術?還是想提升生產效率、擴大市場應用? 這份地圖都能成為你的導航工具。
四大階段,一張地圖帶你看懂政府資源:
1.基礎建立與人才準備(數位培力、流程優化)
對於剛開始接觸數位化、尚處於「微型企業」階段,或僅需進行員工數位技能提升的企業,重點是降低轉型門檻。
企業需求 | 推薦資源名稱 | 適用對象與轉型重點 | 補助/支持內容 |
員工數位技能提升 (30人以下微型企業) | 三十人以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培力補助 | 僱用員工數在 30人以下的製造業及服務業。目標在於培訓員工數位技能,加速事業數位轉型。 | 每家企業最高補助 10 萬元;每人補助費用實報實銷,上限 1 萬元。補助人才培訓課程,或課程搭配軟體。 |
全方位人力資源輔導 | 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 | 受僱勞工參加就業保險之人數在 50人以下的民間投保單位。目標是強化健全人才培訓發展。 | 輔導及訓練費用由政府全額負擔。安排輔導顧問進場瞭解訓練需求,並規劃訓練課程。 |
企業數位領導人養成 | 中小企業接班傳承數位成長計畫 (N世代學苑) | 協助中小企業接班人才建立企業傳承及數位轉型觀念,深化數位經管人才領導知能。 | 提供客製化數位應用資源,推動數位學程、社群學習與輔導。 |
2.創新研發與技術落地(AI 導入、跨域研發)
當企業已經具備數位基礎,開始規劃將新技術(如 AI、感測器、大數據等等)導入生產流程,進行產品或服務的創新研發時,建議可申請以下補助計畫。
企業需求 | 推薦資源名稱 | 智慧製造相關重點/應用場景 | 資金類別與額度 |
開發創新技術或服務 | 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SBIR) | 計畫領域涵蓋資通、電子、機械、生技製藥、民生化工、服務等,適合中小企業投入創新研發活動。 | 補助:Phase 1 最高 100 萬元;Phase 2 最高 1,000 萬元(2年);Phase2+最高500萬元。計畫總經費補助比例不得超過 50%。 |
跨域協作研發 (智造科技) | 推動跨域研發引領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計畫 | 鼓勵中小企業籌組跨域聯盟,鎖定「智造科技」等主軸,加速技術發展及商業模式落地。 | 補助:每案最高 700 萬元。需由至少 3 家中小企業共同組成聯盟。計畫總經費補助比例不得超過 50%。 |
研發升級補助 |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 | 協助傳統產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競爭力。 | 補助:產品開發每案最高200萬元。研發聯盟每案總補助最高上限1000萬元。 |
AI 技術應用與系統整合 | AI+產業智慧共創實證計畫 | 鼓勵國內業者投入 AI 技術應用與系統整合研發,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智慧應用方案,促進關鍵技術在產業場域中的落地應用。 | 補助:不得超過計畫總經費的 50%。可由單一或多個企業聯合提出申請。 |
突破性高值化技術 | 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 | 鼓勵業者開發具市場競爭力之產品或服務,或掌握關鍵技術,切入高端應用市場,例如打造整體系統解決方案。 | 補助:提供研發補助資金。 |
區域特色創新研發 | 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各縣市地方型 SBIR) | 企業所在地的縣市政府提供補助,主題常與地方產業需求結合,例如:1. 嘉義縣:主要推動精密機械、數位應用、無人機之研發製造。2. 彰化縣:計畫屬性包括「智慧機械」。3. 新竹縣:鼓勵符合「AI人工智慧」等創新內涵的計畫。 | 補助:個別申請通常上限 100 萬元。 |
3.資金投入與硬體升級(專案貸款、股權投資)
智慧製造往往需要購買高價的機器設備或改造廠房。如果企業的目標是進行大型的資本性支出,則需要尋求專案貸款或策略性投資。
企業需求 | 推薦資源名稱 | 資金用途與優勢 | 額度與期限 |
低碳化/智慧化轉型貸款 | 低碳智慧納管貸款 | 專案協助中小企業朝低碳化、智慧化轉型發展。貸款用途包含購建修廠房、營運場所及相關設施,以及購置機器設備。 | 週轉金:最高 3,500 萬元;資本性支出:最高不超過計畫經費的 8 成。利息補貼預算用罄即停止受理。 |
數位轉型/淨零轉型貸款 (30人以下) | 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專案貸款 | 協助僱用員工數在 30人以下的企業,運用數位轉型、淨零轉型等策略,優化經營效能所需資金。 | 每一申貸事業最高 3,500 萬元。利息補貼利率為年利率 1.5%;每一申貸事業利息減免貸款額度以新臺幣250萬元為上限。 |
創新研發貸款 |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案貸款 | 適用於具備自行研發之創新性產品、技術、製程、流程、服務能力的中小企業。 | 資本性支出:最高 8,000 萬元;週轉性支出:最高 2,000 萬元。 |
初期營運資金 |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 | 為新創事業提供初期的營運資金,並藉由天使投資人的經驗提供後續輔導諮詢與網絡連結,可為智慧製造相關新創企業重要的早期資金來源。 | 投資額度:單次投資上限 5,000萬元,單一企業累計不超過 1 億元。主要是透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加速新創企業(包括智慧製造領域的技術新創)在創建期進入成長期的資金需求。 |
加速 AI 產業化 (股權投資) | 加強投資AI新創實施方案 | 透過政府搭配民間資金共同投入,加強投資國內 AI 新創及數位經濟相關產業,推動 AI、數位產業規模化。 | 投資額度:單次投資上限 1 億元,單一企業累計不超過 1.5 億元。主要針對 AI 核心技術、AI 運算資源服務或 AI 各領域應用與服務的新創企業。 |
4.產業鏈結與生態加速(新創合作、國際研發)
對於已經開發出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如軟體、系統整合服務)的新創企業,或希望透過外部力量加速轉型的中小企業,可以尋求生態系支持:
企業需求 | 推薦資源名稱 | 智慧製造相關重點/生態系角色 | 協助方式 |
新創賦能中小企業 | 新創賦能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輔導計畫 | 鼓勵中小企業與具備技術或服務能量的新創企業合作,協助中小企業落實數位及淨零雙軸轉型。 | 由新創企業提供創新應用方案,協助至少 10 家中小企業導入方案。提供專屬產業顧問輔導、概念驗證等服務。 |
尋求場域驗證與加速 | 園區數位轉型躍升計畫 (中軟智慧創新加速器) 科技新創生態鏈結計畫 林口/亞灣新創園 | 以智慧製造、智慧零售為主軸,透過加速器提供場域及共享資源,協助新創產業將其智慧創新解決方案成果應用於製造業。 | 提供諮詢輔導、空間進駐、育成加速等。 |
國際合作研發 | 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國際創新研發合作補助計畫 | 鼓勵企業以全球思維,參與國際(如歐盟等)研發計畫,提升我國產業研發水準與核心競爭力。 | 補助:最高不超過臺方計畫總經費的 50%。 |
前瞻技術與高風險投資 | 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前瞻技術創業投資計畫 | 引導法人創投進行專業投資評估,促成法人創投與獲投之新創事業投入前瞻技術開發,加速落實商業應用。 | 補助比例不超過計畫總經費的 40%,2年不超過 3,000 萬元為原則。 |
邁向資本市場 | 臺灣創新板 | 鼓勵公司申請股票上市,特別針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例如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的企業。 | 提供上市掛牌買賣的審議流程和標準。 |
總結:建議中小微企業的執行轉型策略
政府其實提供了許多輔導與資源,只要選對工具、搭上對的列車,就能大大加速你的轉型進程。透過上述這份資源地圖,你可以:
-建立清晰的轉型路徑圖
-快速對應最適合的申請方案
-踏出具體行動的第一步
不同階段企業的建議行動:
剛起步/微型規模:
可從「人才培訓補助」與「地方型 SBIR」開始,低風險試水溫,取得第一桶研發金。
已有研發方向:
建議申請「中央型 SBIR(Phase 1 / Phase 2)」或「AI+產業智慧共創實證計畫」,聚焦技術落地與創新驗證。
需要設備升級與資本支出:
可考慮「低碳智慧納管貸款」或「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案貸款」,透過優惠貸款支援大型投資。
解決方案已成熟、準備擴大規模:
可參與「新創賦能中小企業升級輔導計畫」,或申請「AI新創實施方案」股權投資,加速進入市場與生態系。
不知道從哪開始也沒關係:
現在就透過【新創圓夢網】預約免費諮詢,或撥打創業諮詢專線:0800-589-168
讓專業顧問協助你評估現況、對接資源,幫你踏出智慧製造的第一步。
政府的資源,比你想像的更近、更有力, 它可能就是你創業與成長路上,最強的加速器。
資料來源:新創圓夢網,更新日期:
全部圖卡完整下載版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參考與資訊提供之用,相關內容若有異動,請以主管機關或主辦單位之正式公告為準